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威達重工的廠房內,技術人員在調試機床設備。
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鑫迪家居智能制造產業園廠房內,家居設備都已實行智能化生產。
古稱“三國五邑”之地的歷史名城棗莊市位于山東省最南部,是我國工業文明重要發源地。
作為國家資源城市轉型試點市之一,近年來,棗莊市聚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以“十強”產業為重點,推進產業招商、精準招商,強化與央企、國內外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合作,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扎實成效。據介紹,今年1-9月,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36個。
目前,棗莊市正在大力實施智能制造發展戰略,發揮高端裝備、高端化工、鋰電、光纖、大數據、醫養健康等六大特色優勢產業,瞄準智能化、數字化、高端化,努力把智能制造打造成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主引擎。
根據一組數據顯示,2019年棗莊市六大特色優勢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入庫稅收分別增長13%和16%,新舊動能轉換顯成效。
聚焦智能制造“強引擎”
棗莊正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力促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推動裝備制造業向高端邁進。
在棗莊市高新區有一家“黑燈工廠”,廠房空無一人,但所有設備都在按部就班運行工作,這便是今年1月16日投產的總投資15億元的首例“5G+工業互聯網”項目——交大智邦的數字化工廠。
“在工業互聯網技術的覆蓋下,這里的設備與設備之間可以實現實時通訊,通過智能機器人或者移動終端,就可以實現對工廠所有設備的一鍵開關機。”一名負責人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交大智邦項目的實施是棗莊市貫徹落實省委書記劉家義“加快推動我省新舊動能轉換”要求的具體體現,已研發出包含大數據、人工智能、5G通訊、新能源等前沿關鍵技術、具有國際水平的高端加工裝備和智能制造產線,成為我國汽車和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技術產業化應用的示范標桿。
不僅如此,總投資50億元的鑫迪家居工業4.0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也是致力于打造中國家居行業4.0智能制造示范標桿基地和國內一流的“黑燈工廠”。在棗莊市滕州市(縣)鑫迪家居工業4.0智能制造產業園生產車間,空曠的車間內除了幾臺數控操作臺前,鮮少能看到工人的身影,從選材到分裝,原料板件從智能立體原料倉出發,經過開料、封邊、鉆孔、分揀、打包等工序,全部由機械臂、智能物流系統等自動完成。“全程不落地、不經人手,真正實現了智能無人操作。”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今借助高科技的力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
此外,總投資50億元騰龍智能制造產業園一期建成投產,實現了全程自動化生產和流程管控,帶動集團總部以及上下游企業落戶棗莊;總投資7.5億元的正凱智能化紡紗智慧工廠項目,數字化生產管控系統,將20萬錠的用工規模由4000人減少到800人,打造“多品種智能化紡紗智慧工廠”。當前大力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改造,加快運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老樹發新芽”,已成為棗莊市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的真實寫照。
發揮產業集聚“新勢能”
在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今天,山東省制定出臺《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在全省打造“1+30+N”創新創業體系,培育30個以上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
棗莊市立足產業基礎厚實、科技創新力較強等優勢,與中國建材總院合作,啟動建設省級“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
“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全力打造獨具特色的千億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市政府工作人員表示,通過工作流程重構重塑,提升管理服務效能,全力推進項目建設,跑出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棗莊速度”。
記者梳理發現,高端化工產業集群向精細化延伸:投資74億元的聯泓新材料成為全國新型煤化工行業領軍企業;新型煤化工產業集群列入省“十強”產業“雁陣型”集群庫動態培育支持名單;以山東泰和為龍頭的水處理劑產業集群,成為國內最大水處理劑生產基地,并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不僅如此,目前,棗莊市大數據產業集群向應用化邁進、鋰電產業集群形成全產業鏈、光纖和新材料產業發展迅猛。
總投資30億元的中建材光芯科技生物光導識別芯片材料項目,已完成投資3.2億元并試生產,將布局二代基因測序芯片生產線、引導全產業鏈條向棗莊聚集;總投資30億元的智光通信產業園項目,采用自主知識產權石英砂光纖制棒工藝,生產成本降低30%,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全光網產業鏈通信基地。
此外,棗莊市醫藥健康產業特色突出,圍繞醫養一體化融合發展,積極推進中日國際康養特色小鎮建設。
用好深化改革“關鍵招”
持續深化“一次辦好”改革、穩妥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深入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強力推進開發區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等……是棗莊市聚力“改革賦能促轉型”,推動“9+2改革攻堅行動”的具體做法,并摸索出一條以改革引領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其中,持續深化“一次辦好”改革。建成啟用新的市民服務中心,開辟“一站式”通道,所有政策集中到政務服務窗口,推行“不見面”在線辦理,1276項政務服務可掌上申辦。
不僅如此,棗莊市注重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店小二”服務理念,完善“要素跟著項目走”保障機制,40個重點項目開展市級領導幫扶,110個項目明確縣級領導幫包。“利用重點項目可視化平臺,通過攝像頭將重點項目施工現場實時實景接入考核APP信息系統。大力實施‘1515’企業家培育工程(出臺文件《關于弘揚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家干事創業的若干措施》),對功勛企業家和優秀企業家進行大張旗鼓、真金白銀的表彰獎勵。”一位工作人員稱。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棗莊市發布了《棗莊市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二十條政策》(以下簡稱《政策》),將在企業信貸融資、企業研發創新、企業技術改造、企業擴大規模、政策執行方式等方面支持棗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包括對在境內主板、科創板首發上市的企業,一次性獎勵600萬元。對在境內中小板、創業板首發上市的企業,一次性獎勵300萬元。
《政策》指出,支持企業研發創新、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支持企業擴大規模、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對制造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貸款,按銀行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50%給予貼息。
《政策》還明確規定,每年優選一批制造業企業實施的技術改造項目予以支持,按照當年實際到位設備或增值稅發票給予10%的補助,對采用“零增地”技術改造項目審批的獎補標準上浮20%,單個項目最多不超過500萬元。申請貸款貼息和設備獎補的技術改造項目,須在棗莊市內實施,并完成核準或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