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壯大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背后,不少快遞小哥、外賣配送員等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很好保障。維護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既要為他們提供一個“溫馨家園”,也要提供必要的“法律武器”。此外,還要提高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水平。
網約配送員、在線學習服務師、互聯網營銷師……近年來,隨著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迅猛發展,一大批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走進公眾視野。他們活躍于城鄉,穿梭于街巷,不僅為人們日常生產生活帶來了便利服務,而且促進了社會分工的細化,為國家產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保障。
需要看到,在日益壯大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背后,還沒有建立健全與之規模相適應的勞動用工、就業管理服務等體制機制,不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很好保障。比如,有的快遞小哥、外賣配送員為了完成任務,焦慮于被差評扣錢,不得不狂奔、超速,甚至逆行、闖紅燈,由此引發的交通事故、猝死事件時有發生,讓人著實擔憂。
針對新就業形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近日,有關部門連續發布關于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指導意見,意在更好解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建立健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機制,從而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維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是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實際舉措,也是促進平臺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一個“溫馨家園”。要針對新就業形態的新特點,最大限度地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吸納到工會中來,讓他們體面勞動、舒心工作、全面發展。真正做到哪里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哪里就有工會組織;哪里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工會就要站出來說話。各平臺企業要支持所屬從業人員組建工會、加入工會,通過工會了解他們的意愿,及時化解矛盾,有效激發從業者勞動熱情和創造力,不斷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要發揮好各級工會的“娘家人”作用,讓每一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都能感受到來自工會“大家庭”的溫暖。
其次,要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必要的“法律武器”。單個勞動者相對于用工單位、企業而言,處于相對弱勢。不少勞動者在權益受到侵害時,往往選擇忍氣吞聲,而這又反過來助長了不良企業的侵權行為。因此,要積極推動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修改完善,充分表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意見訴求,使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各項權益在法律上得以切實保障。要推動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重點針對職業傷害、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保護等與平臺用工密切相關的問題,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法律服務。
需要指出的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水平至關重要。要針對新職業的新特點,開展職業教育培訓、崗位技能培訓、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業素質整體提升。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適應城市生活、應對困難壓力、緩解精神負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