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周晶晶通訊員劉朋)近日,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檢察院收到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檢察建議的回復,稱已對該院移送的151家“空殼公司”全部立案調查。“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告訴我們,等相應的行政程序走完,這些‘問題企業’將會被吊銷營業執照,不會再成為犯罪的工具。”青山區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蔡莉萍說。
今年6月,青山區檢察院受理了一起買賣國家機關證件案。犯罪嫌疑人高某得知可以通過注冊公司辦理營業執照和對公賬戶后出售牟利,于是在其“上線”劉某安排下,到青山區注冊了5家公司并辦理對公賬戶,后將營業執照、公章、對公賬戶銀行卡等全部賣給劉某,獲利2萬余元。
“對方買這些營業執照是做什么用的?”“不知道,但我有次聽他們提到賭博什么的……”訊問到這里,辦案檢察官呂似竹立馬警覺起來:對方購買這些營業執照、對公賬戶可能用于境外賭博、網絡詐騙等犯罪活動。經過調查發現,這些營業執照、對公賬戶與重慶市公安機關偵辦的境外賭博案件有關。
想到近兩年該院辦理的買賣營業執照案件,呂似竹思考:這些營業執照會不會被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經過對涉案的上百家公司進行企業信息查詢,呂似竹發現,“這些企業多注冊為電子商務公司、商貿公司、科技公司等,沒有經營場所,實際就是‘空殼公司’。”這些公司仍處于存續狀態,存在繼續為實施犯罪提供幫助的可能。
7月下旬,青山區檢察院向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送達了檢察建議書,建議其加強企業設立登記管理,探索建立分級核查機制,對正常經營者提供便利,對有不法企圖者加強審查力度;加大企業經營監管和處置力度,對于買賣營業執照情節嚴重的,依法處理;建立常態化案情通報機制,與檢察機關互相通告案情,移送線索。隨檢察建議書附上的,還有該區151家涉案公司企業名稱、法定代表人清單、刑事判決書等相關材料。青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隨后啟動銷戶清理專項行動,對涉案公司依程序進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