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在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個別大型房企風險暴露,金融機構對房地產行業的風險偏好明顯下降,出現了一致性的收縮行為,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這種短期過激反應是正常的市場現象,2019年包商銀行出險、去年永煤和華晨債務違約后,在同業市場和信用債券市場也發生過類似現象。
對于個人房貸,鄒瀾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個人住房貸款發放金額保持平穩,與同期商品住宅銷售金額基本匹配。其中,少數城市房價上漲過快,個人住房貸款投放受到一些約束,房價上漲速度得到抑制。房價回穩后,這些城市房貸供需關系也將回歸正常。
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提出“三線四檔”的監管要求。“三道紅線”指: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于70%、凈負債率不得大于100%、現金短債比不得小于1倍。根據“三道紅線”踩線的條數,監管部門將房企分成“紅、橙、黃、綠”四檔管理,每降低一檔,有息負債規模增速上限增加5%,即使是處于綠檔位置的房企,有息負債年增幅也不得超過15%。“踩線”數量越多,房地產企業面臨的降杠桿壓力越大。按照監管要求,從今年1月1日起,房企正式進入降杠桿測試期。按照監管要求,到2023年6月底,試點房企的“三道紅線”指標必須全部達標,2023年底所有房企實現達標。
鄒瀾昨日指出,部分金融機構對于30家試點房企“三線四檔”融資管理規則存在一些誤解,對要求“紅檔”企業有息負債余額不得新增,誤解為銀行不得新發放開發貸款,企業銷售回款償還貸款后,原本應該合理支持的新開工項目得不到貸款,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企業資金鏈緊繃。
針對這些情況,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已于9月底召開房地產金融工作座談會,指導主要銀行準確把握和執行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有序投放,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相關
央行回應恒大集團風險處置
恒大集團債務風險化解處置情況如何?對金融業有何影響?10月15日,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在2021年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表示,恒大集團總負債中,金融負債不到三分之一,債權人也比較分散,單個金融機構風險敞口不大,總體上看,其風險對金融行業的外溢性可控。他同時稱,大多數房地產企業經營穩健,財務指標良好,房地產行業總體是健康的。
鄒瀾透露,恒大集團資產總規模超過2萬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項目約占60%,涉及到1000多家作為獨立法人的項目子公司。近年來,這家公司經營管理不善,未能根據市場形勢變化審慎經營,反而盲目多元化擴張,造成經營和財務指標嚴重惡化,最終爆發風險。
鄒瀾稱,目前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正在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依法依規開展風險處置化解工作,督促恒大集團加大資產處置力度,加快恢復項目建設,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在此過程中,金融部門將配合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和地方政府,做好項目復工的金融支持。
他同時表示,恒大集團的問題在房地產行業是個別現象。經過近幾年的房地產宏觀調控,尤其是房地產長效機制建立后,國內房地產市場地價、房價、預期保持平穩,大多數房地產企業經營穩健,財務指標良好,房地產行業總體是健康的。
本組文/本報記者 程婕 統籌/余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