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配方,相似的味道。
最近一周,多個城市降低首付比例到20%,四大行下調廣州房貸利率。
幾年前,也是有過同樣的政策操作。
3月小陽春,被寄予厚望。
2021年3月、4月,武漢新房成交約1.9萬套、2.2萬套,創造了“小陽春”行情。
今年3-4月份,武漢新房市場,能否依舊“小陽春”?
今年1-2月,武漢新房供應遲緩,僅22個項目拿預售許可證。
壓抑之后,必然釋放。
這也預示著從2月底開始,武漢新房供應將加速。
錯過了3-4月的市場,對于開發商而言,就錯過了今年的上半場。
2021年3-4月,武漢218個項目拿到預證。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武漢153個項目達到預售條件。
2021年一季度,126個項目達到預售條件。
從126到153,也說明今年武漢新房市場具備“小陽春”的供應能力。
問題是,今年3月份的新房市場需求,能不能恢復?
在觀望的市場下,武漢會不會跟進出臺鼓勵買房政策?
三環外到四環的遠郊項目,是不是也降低首付比例到兩成?
樓市的全國形勢,能不能逆轉買房者的心理預期?
這些都是今年武漢新房“小陽春”的關鍵。
今天,國家統計局發布1月份70城房價數據,武漢新房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3.2%。二手房環比下降0.3%,同比上漲1.3%。
新房環比指數,排名在全國第16位;二手房,排名全國第32位。
對于剛需項目而言,打折降價,已不起效時,它們將停止降價。對于貸款買家,如果房價漲幅不到20%,是給銀行打工。二手房活起來,新房市場才能跟著活起來。
武漢的新房市場,在等待融創、萬科、保利等龍頭房企的新動作,在等待光谷市場、漢口市場率先復蘇,在等待因城施策的武漢,會不會因區域采取不同的樓市政策?
對于有充足供應的房企而言,市場一旦復蘇,他們將快速出貨。在所謂的黑鐵時代,學會面對蕭條,每一次蕭條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
去年市場艱難,今年上半年恐怕更難。越是難的時候,越是比拼實力的時候。3月份,市場回暖是大勢,至少好過1-2月份。與往年相比,開發商太需要這一場“小陽春”,撐下去,熬下去,活下來。對買房人來說,對市場的信心修復也要政策的刺激。
今年的全國兩會,樓市的主題依然是房住不炒,穩中求進。總有人在冬天里,看到春天的希望。稻盛和夫講過一句話:冬天越是嚴寒,春天越是櫻花爛漫!
文|楊光華(地產寫字人)觀點新媒體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