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端午節能回家嗎?好想你啊!”電話那頭女兒稚嫩地撒著嬌。“爸爸可能又不回去了,等手頭的工作忙完就回家看你,要聽媽媽的話啊。”
掛下手中的電話,劉世林有點失落,每次女兒的電話打來,自己都有點內疚,劉世林老家在河南,但畢業后一直扎根湖南,“我們干工程的,一年到頭都在項目工地,跟家人總是聚少離多。”緩了一會兒,他拿起手中的安全帽又去工地了。
劉世林在工程條線已經是個“老人兒”了,但是只要一有空,他還是“戒不掉”每天去工地現場巡查的習慣。“如果哪天沒去,總感覺心里不踏實似的。”劉世林說。
為了一厘米“軟磨硬泡”
劉世林在2016年加入碧桂園,擔任郴州桂陽項目水電工程師。經過六年蛻變,如今他已成長為郴州鳳凰臺項目的工程技術經理。
“站在客戶的視角看待問題,把客戶的房子看成自己的房子,我自己是這么做的,也是這樣反復向團隊成員強調的。”劉世林說,在鳳凰臺項目貨量區樣板間的施工階段,他發現推拉門下滑型材僅內側有邊框,靠陽臺外側下滑型材無邊框,這有可能導致陽臺地磚鋪貼完與推拉門底框會有1厘米寬的凹槽,既不美觀,也影響瓷磚側邊收口的效果。“我想,如果是我自己家的房子,這個地方打掃衛生不方便,每天看著也鬧心,肯定不能這樣。”
于是,劉世林立即向施工單位、材料供應商和設計院提出問題并反復討論解決方案。不出所料,一開始供應商很抗拒,一位材料供應商負責人說:“這涉及到重新開模和量產,不僅增加成本,還會耽誤很多工期。”劉世林沒有放棄,想盡辦法說服供應商。“每一種材料、每一個項目都是你的代表作,只要能得到客戶和業主的滿意,不要計較這眼前的得失。”
劉世林與同事在樣板間討論推拉門細節
經過多次“軟磨硬泡”,這位“倔匠”的工程經理終于說動了供應商,型材廠為此重新開模,對推拉門底框進行了更迭優化,使地磚鋪貼完與推拉門底框形成完美收口。“修改完后,再進去陽臺查看時,我這個‘強迫癥’感覺被治愈了,身心極度愉悅,有時候就得較真一下。” 劉世林說。
推拉門設計優化前(左)、優化后(右)
愛“挑刺”也善于“拔刺”
在郴州,不少同事調侃劉世林有“愛挑刺”的習慣。“今年年初,項目另一個樣板間進入裝修階段,他每天都在那轉悠,沒想到還真讓他挑出了‘毛病’。”鳳凰臺工程師周工笑著說。
劉世林注意到臥室飄窗窗臺磚采用人工進行磨邊倒角,難免導致弧度大小不一、局部崩瓷等情況,材料損耗及人工成本較高,鋪貼后品質和觀感也不好。
劉世林和改良后的臥室
于是,他又“倔匠”起來,溝通供應商討論優化方案,最終確定由廠家進行集中加工磨邊倒角,不僅提高了工效、大大降低了人工磨邊倒角造成的材料損耗,而且鋪貼后的觀感效果得到顯著提升。“每一道工序的優化中,都會帶來細節的提升,業主入住之后肯定會舒服得多。”劉世林笑著說。
“遇到‘愛挑刺’的甲方工程師,說實話我們很頭疼,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遇到這樣的甲方工程師,我們也最安心,他雖然總能找出‘麻煩’,但同時能夠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也會‘拔刺’,整改后我們自己都覺得有收獲。”一位曾對接過碧桂園材料供應商小劉說。
除了著眼細節,劉世林干起“大事”來同樣給力。在桂陽碧桂園開盤之際,劉世林通過周密的部署,在團隊的協作下,僅3個多月時間就完成了2萬方的展示區開放。“2萬方相當于3個足球場那么大,展示區五臟俱全,這么短的時間能完成開放,很了不起。”碧桂園翹楚棠項目工程負責人向工說。
劉世林獲評湘南區域2021年度杰出經理人
2021年,劉世林被評選為碧桂園集團湘南區域的“杰出經理人”。今年5月份,他又榮獲碧桂園集團“崗位英雄”的光榮稱號,這是對他多年工作努力的肯定。“碧桂園在全集團評選崗位英雄,以榜樣力量驅動員工成長,表彰那些愛崗敬業、艱苦奮斗、爭先創優的精神面貌和價值追求的員工,劉世林作為湘南區域的唯一代表,實至名歸。”湘南區域相關負責人表示。(以上圖文均由碧桂園集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