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眼下,濰坊高新區正按照“極端精細化”理念,高質量推進城市更新、優化城市管理、提升生態環境,讓城市更有溫度、民生更具質感。
“口袋公園建到了家門口,有運動場所、健身器材,也有兒童娛樂設施,設計得很科學。”家住高新區城市廣場的李女士告訴記者,閑暇時間她都會到樓下的口袋公園散散步、舒展舒展筋骨。今年,高新區建設4處口袋公園,預計10月份全部完工。屆時,高新區的口袋公園總量將達到124處。
除了口袋公園的“星羅密布”,遮陽棚和公廁的“遍地開花”也為市民帶來不少便利。高新區全面提升服務效能,在原有25處、38個遮陽棚基礎上,今年又新增8處、14個遮陽棚,并計劃投入使用21座公廁,其中包括建設兩處5G智慧型公廁,切實把好事辦好、辦實、辦到群眾心里去。
高新區精準對接群眾需求,通過開展“城市潤空行動”,采取“濕掃車+沖洗車+霧炮車”作業模式,依次錯位排開整體推進,對主路面、輔道、人行道進行全面除塵清理、沖洗,確保路見本色,干凈整潔,營造靚麗城市環境。同時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行動,按照“試點先行、全面推進”原則,目前已完成53個試點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安裝150余臺智能回收設備,配備22輛電動垃圾收集車,每輛車配備2名收集工人輪流作業,全面推進沿街商鋪“垃圾不落地”收集行動。此外,高新區已完成濰安路、北宮街、惠賢路等6處路口的優化改造提升,增設渠劃島,適當壓減中間綠化帶,新增提前調頭口和左轉車道,提高車輛通行效率,有效緩解交通壓力。重點路段的道路標志、路燈、信號燈等建設項目也在穩步進行中。
城市建設離不開健全的排水體系。高新區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已完成永春路、桃園街、志遠路、東方路4條道路海綿城市改造工程,建設下沉式綠地6萬平方米、植草溝2800米、碎石溝7000米、沉淀井、溢水井3500余個,現正在組織實施張面河、麻溝河、白沙河、玉清河四條河道排口改造,以提升城市排澇和蓄水能力。同時,全面開展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提升城市生態環境,暢通雨污分流“毛細血管”。
城市更新,讓高新區成為品質生活的高地,讓近者悅、遠者來。高新區堅決扛牢中心城區的責任擔當,對標一線城市、趕超二線城市,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大的力度,全力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奮力走在前列、打造標桿,努力讓城市更加美好、發展更有溫度、人民更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