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如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4月17日,記者采訪了赤峰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旺盛。
王旺盛表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認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紐帶,是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石,是中華民族綿延不衰、永續發展的力量源泉。今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要求我們,“要倍加珍惜,繼續堅持民族團結光榮傳統和模范自治區崇高榮譽,鞏固發展民族團結大局”。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情真意切、語重心長,為我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指明了方向。
王旺盛說,作為一名從基層成長起來的蒙古族干部,對于民族團結工作有著更為深切的感受,從個人經歷來說,大學畢業后先后在蘇木鄉鎮、旗縣、盟市等多個不同崗位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在同基層群眾和干部打交道,在這一過程中,深刻地感受到,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和我們偉大祖國緊密相連,只有國家好,我們大家才會好。
王旺盛談到,從自身來講,我始終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立身之本、處事之基,牢記“三個離不開”“兩個結合”“八個堅持”和“五個認同”,做推動民族團結的踐行者。一方面,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深入思考、帶頭踐行,切實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增強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以及政治斗爭的能力和本領。另一方面,帶頭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理想信念,堅決與狹隘民族主義思想作斗爭,敢于出招亮劍,堅決同各種危害民族團結行為作斗爭,用改進民族工作、維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際行動來詮釋政治忠誠。
從政府工作來講,赤峰市是自治區第一人口大市,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的民族地區和多民族聚居區,全市少數民族人口116萬,占全區少數民族人口的20%左右。我們必須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極端重要的工作,把促進民族團結方面的工作做細做實。
王旺盛指出,要全面落實黨的民族政策,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創新性論述,認真貫徹執行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認真貫徹執行中央關于民族工作的決策部署,不講條件、不打折扣、不搞變通,堅決堅定地推動落實。
要搞好民族地區各級各類教育,認真做好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通過文化認同筑牢民族團結之根,凝聚民族和睦之魂,為民族復興匯聚強大合力。
要深入開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活動,在全社會常態化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特別是要堅持從小抓起、從娃娃抓起、從青少年教育抓起,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各個環節,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全面理解黨的民族政策,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做到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
要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內蒙古作為我國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區,新中國成立后,“齊心協力建包鋼”“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歷史佳話流傳至今。我們要用好這些增進民族團結的寶貴資源,將其同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引導各族群眾不斷增強“五個認同”。
要加快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實施,縱深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全面深化改革等重點工作,加快補齊弱項短板,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經濟基礎和物質保障。
王旺盛堅信,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牢固的基石是民族團結。只要56個民族始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定能共創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美好未來。□記者 王塔娜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