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觀新聞 圖
在28日上午舉行的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擴大)上,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市民關心的問題,結合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介紹了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五個新城”建設、民心工程和民生實事等方面情況和下一步工作考慮。
推進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深化制度創新
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賦予上海新的重大歷史使命,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引領全市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重中之重的工作?!澳壳案黜椆ぷ髡谟辛τ行虻赝七M過程中?!饼徴f。
龔正表示,推進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力爭盡快形成一批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開拓性創新的工作成果。重點做到“三個緊扣”:一是緊扣戰略定位,就是要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自主創新發展的時代標桿、全球資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擴大國內需求的典范引領、現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樣板。
二是緊扣核心要義,關鍵是深化制度創新,推動“兩個試”:一方面,在先行先試上形成更大突破。聚焦基礎性和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在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上率先試、出經驗,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當好“實踐范例”。另一方面,在壓力測試上形成更大突破。聚焦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率先探索一些獨特的改革任務、承擔一些獨特的使命擔當,加大風險壓力測試,當好“開路先鋒”。
三是緊扣重點任務,主要是“兩特四區一中心一樣板一保障”?!皟商亍?就是在浦東全域打造特殊經濟功能區、建設高質量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四區”,就是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核心區,做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洋山深水港區等功能載體?!耙恢行摹?就是建設國際消費中心,重點要在放寬高端服務外資準入限制、促進免稅店發展、推動消費新業態提速等方面下功夫?!耙粯影濉?就是打造宜居宜業的城市治理樣板。“一保障”,就是建立完善與支持浦東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相適應的法治保障體系。
“同時,我們將充分發揮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引領作用,推進全市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重點是深入推進臨港新片區、科創板注冊制試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加快建設進口博覽會、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三大平臺?!饼徴f。
加快形成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四梁八柱”
龔正說,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這是上海面向未來塑造城市核心競爭力、以“數字蝶變”引發“城市蝶變”的關鍵之舉。其中經濟、生活兩個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方案和促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政策措施已經發布。下一步,要以大調研促進大轉型,加快形成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四梁八柱”。
一是推動經濟數字化轉型。這是新供給、新動能,關鍵是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產業化方面,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產業轉化,著力打造一批新生代互聯網經濟品牌,集聚一批數字經濟龍頭企業。今年要重點支持100個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項目攻關,打造2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生代互聯網領軍企業。產業數字化方面,聚焦數字融合應用,加快促進制造、商務、航運、農業等傳統行業深度轉型。今年要著力打造20個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標桿平臺,啟動建設200個工業互聯網重點場景。同時,加快形成數字城市的安全防護體系。
二是推動生活數字化轉型。這是新需求、新體驗,關鍵是要提升群眾感受度、應用豐富度、社會包容度。圍繞市民全周期、多層次的數字化服務需求,通過流程再造,精準對接服務資源,不斷提升各類民生服務精準性、充分性和均衡性。今年將著力打造11個生活領域標桿應用,未來三年將建成50個以上,還要加快形成一批生活場景鏈和特色示范區。同時,著力彌合“數字鴻溝”。今年啟動了預約掛號、叫車出行等“為老一鍵通”試點,下一步還要推出更多的“一鍵通”服務,讓老年人更好地適應和融入智慧社會。
三是推動治理數字化轉型。這是新環境、新能力,重點是以“兩張網”建設為牽引,著力構建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的超大城市“數治”新范式。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重點是在“深化、拓展、提升”上下功夫:深化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在去年基礎上,今年我們又確定了12個重點“一件事”,著力減審批環節、審批時間、材料提交、跑動次數。城市運行“一網統管”,要堅持“四早五最”,努力做到高效處置一件事。重點是“兩個更”:一個是更快發現問題,努力實現對城市運行態勢的實時感知和精準預判。另一個是更好解決問題,推出更多應用場景,推進從發現到處置的全鏈條業務流程的數字化再造,穩步提升問題解決的效率。
五個新城:建設成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
龔正表示,五個新城的定位,就是要建設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加強新城與上海主城區之間、新城與新城之間、新城與長三角其他40個城市之間的賦能互動、功能互補。圍繞新城定位提出了“兩步走”的建設目標,到2025年,5個新城常住人口總規模達360萬左右,新城所在區GDP總量達1.1萬億;到2035年,5個新城各集聚100萬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設成為長三角地區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綜合性節點城市。
龔正說,上半年,上海制定出臺了“1+6+5”新城建設政策體系。接下來,還將在人才、土地、財稅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政策細則,同時開展新城總體城市設計和重點地區規劃設計。
一是聚焦“產城融合”,統籌產業基地與新城建設,推動符合功能導向的產業項目向新城集聚,形成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重點是推進“一城一名園”建設,包括嘉定新城的“國際汽車智慧城”、青浦新城的“長三角數字干線”、松江新城的“G60科創走廊”、奉賢新城的“東方美谷”、南匯新城的“數聯智造”。
二是聚焦“功能完備”,加快完善醫療、教育、文化等基本功能。每個新城要至少擁有1所高職以上高等教育機構、1家三級綜合性醫院、1個市級體育設施和1處大型文化場館。同時,每個新城都要有自己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特色經濟、特色文化,著力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功能。
三是聚焦“職住平衡”,優化住宅空間布局,完善多樣化的住房供應體系,實現居住與就業空間協調發展。尤其要在五個新城發展租賃房、長租房。
四是聚焦“生態宜居”,打造綠色低碳和美麗宜人的生態環境,努力使新城的綠化覆蓋率更高、水質更好、空氣更優。力爭到2025年,每個新城至少擁有一處面積100公頃以上的大型公園,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平方米以上。
五是聚焦“交通便利”,著力打造“一城一樞紐”,強化新城對外交通聯系,完善新城內部綜合交通體系。力爭到“十四五”末,形成支撐“30、45、60”出行目標的綜合交通體系基本框架,即30分鐘實現內部通勤及聯系周邊中心鎮,45分鐘到達近滬城市、中心城和相鄰新城,60分鐘銜接國際級樞紐。
六是聚焦“治理高效”,把市民的“幸福清單”轉化為治理的“責任清單”,優先推進顯示度高、獲得感明顯的重大民生項目,提高城市治理的溫度。同時,堅持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理念,深化新城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高城市治理的精度。
發展租賃住房是平抑房價的重要手段
龔正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解決民生難題,去年啟動了16項民心工程,今年還安排了10方面30項民生實事。上半年,各項工作推進總體有力有序,舊區改造、架空線入地、早餐網點建設等項目進度快于原定節點。
第一是舊區改造和租賃住房建設。上海舊區改造任務很重、難度很大,但再難也要想辦法解決。今年的計劃是完成7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上半年完成了53萬平方米。
龔正說,發展租賃住房是解決年輕人住房難、住房貴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平抑房價的重要手段。上海發展租賃住房,一是增供應,通過新建一批、配建一批、轉化一批“三個一批”,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的供應。今年要新增供應5.3萬套(間),上半年完成了2.76萬套(間)。二是調結構,構建從“一張床”到“一間房”再到“一套房”的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三是優布局,推動更多的新增租賃住房向新城、產業園區和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布局。四是強管理,持續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讓租房成為一種長期、穩定、宜居的生活方式。
第二是養老服務。龔正表示,總的就是堅持以需求為導向,系統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抓好“三個促進”。一是促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擴大養老服務供給。今年計劃新建養老床位5000張、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50家、助餐場所200個,上半年已分別完成3555張、35家、133個,同時5000戶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工作也在加快推進,都有望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二是促進醫養、康養相結合,不斷提升認知障礙照護、長護險服務、社區老年健康服務水平。三是促進養老事業、養老產業相協同,完善護理員隊伍建設等配套政策,加快發展養老照護服務、輔具用品、智慧養老等需求大、潛力大的產業。
第三是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龔正說,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改善市民生活、方便老年人出行的重要民心工程。今年的目標是加裝電梯1000臺以上。上半年,已有2653幢房屋通過居民意見征詢完成加裝電梯立項工作,已完工投入運行424臺,正在施工747臺。下一步,將堅持“能加盡加、愿加快加”,堅持管建并舉,推動加裝電梯向成片化、規模化轉變,確保完成全年任務,同時完善加裝電梯后的長效管理機制,加強電梯安全使用管理。
第四是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龔正表示,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是新型的城市基礎設施,是重要的公共產品。為更好滿足市民便捷、快速、安全的充電需要,今年計劃新增1萬個公共充電樁、15個出租車充電示范站、10個共享充電樁示范小區,上半年已超額建成1.26萬個公共充電樁,開工建設18個示范站、12個示范小區。下一步,要進一步加強公共充電設施、小區充電設施的建設運營管理。
第五是“一江一河”公共空間建設。龔正說,黃浦江、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開放后,上海把提升品質放在突出位置。一是打造兩岸新亮點,加快推進北外灘綜合改造,與外灘、陸家嘴形成“黃金三角”,上半年880米的國客中心碼頭段完成提升改造。啟動華東政法大學蘇州河段整體風貌提升,這一段濱水岸線將打造“一帶十點”的景觀,目前已有兩處對外開放,下半年其余八處也將陸續開放。二是拓展濱水新空間,推動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南拓北延。三是打響文旅新品牌,“七一”期間,成功展演“永遠跟黨走”黃浦江主題光影秀,5天吸引了超過340萬人次前往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