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關村豐臺園,由占地8000平方米的儲煤用地更新而來的棟能魔王運動空間,是豐臺區城市有機更新的典型范例。圖為羽毛球愛好者在園內羽毛球館切磋球技。
豐臺區委宣傳部供圖
以北京方莊模式為代表的全街道片區類城市更新實踐,以長辛店為代表的歷史文化老街重拾繁盛景象,以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為代表的傳統商圈向現代產業轉型,以棟能魔王運動空間為代表的工業建筑蝶變……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更新項目凝結的是“豐臺經驗”。10月9日,首屆豐臺城市更新合作發展論壇在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開幕,上述項目輪番亮相。
城市更新中“新”如何生于“舊”?“老”又怎樣改成“新”?北京市豐臺區給出了攜手、協同、賦能“三步走”的特色城市更新道路。
開幕式上,豐臺區委書記王少峰表示,“三步走”的第一步是“結對統籌”攜手前行,“街企結對”模式是豐臺城市更新系統化統籌的主體架構,在實踐中探索出的機制創新、模式創新,可持續、能推廣的“豐臺模式”;第二步是“更新煥新”協同前行,做好城市更新和產業煥新的“疊圖對表”,推進產業內容和更新載體聯動互促;第三步是“水漲船高”護航前行,面向城市更新中關鍵節點和組團,推動城市功能整體提升,探索“點線面”城市更新賦能模式。
街企結對多點開花
大型老舊社區更新統籌難、資金平衡難、產業資源導入難……面對這些城市更新中的諸多問題,豐臺區創新利用“街企結對”模式,以街道為實施單元進行街區城市更新的研究和探索,巧妙破題。
記者在論壇現場設置的“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獲獎項目案例展示區看到,曾經閑置近30年的方莊電影院,已轉型更新為芳華里家庭養老社區,成為全市唯一上榜的養老行業項目。房間內有分戶式獨立新風系統、立體沉浸式適老化園林“軟”景觀,配置了醫療服務保障體系、美味營養膳食服務體系、文娛休閑社工服務體系、一站式管家服務體系……芳華里家庭養老社區將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結合,為老人營造“家”的感受,推動機構、社區、居家三種養老模式協調發展,以及醫養康養融合發展,打造了全新的老年友好型社區樣板。
芳華里家庭養老社區只是方莊街道城市更新建設中的一個縮影,“街企結對”模式正是在更新工作中應運而生的。方莊街道是豐臺區第一個完成城市化的區域,是改革開放后全市首個“成片規劃、成片建設”的大型居住區。經過近40年發展,該街道面臨人口老齡化、基礎設施老化、服務功能不足、社會治理受阻等整體性、多層次問題,市民訴求顯著增多。方莊街道利用黨建協調委員會等機制,充分調動各級黨組織、企事業單位、居民等多元主體,讓城市更新成為公眾參與、居民認可的民心工程,以“典雅方莊、溫暖生活”作為更新主題,建設全市首個區域綜合型城市更新示范區。
“街道率先明確區城市更新集團作為更新統籌實施主體,并攜手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金融主體,探索了‘政府主導、企業實施、金融保障’的政企銀聯動模式,保障近中遠期項目滾動實施。”方莊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曉東表示,街道聯合北京工業大學、中建集團、中國中元、北規弘都院、北咨公司、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專業團隊力量,在“街企銀結對”模式下,方莊文化藝術中心、活力街區一期項目均已完工,首開牽頭實施純社會資本投資的龍珠公寓老舊小區及鄰里中心改造項目。街道還將聯合北京工業大學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構筑高水平活力中心,深化方莊商圈改造升級,打造全市首個“政、產、學、研、用、金融”融合的區域城市更新試點和實驗基地。
“街企結對”模式推動片區城市更新,不僅在方莊還在豐臺全區迭次展開、多點開花。據豐臺區住建委副主任葉娜舉例,如以大型國企、央企自有土地更新,對接建工集團、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參與謀劃六里橋、太平橋街道的區域城市更新;以云崗、東高地街道區域城市更新,對接航天七院、中建一局集團,探索以航天航空產業升級帶動區域更新;為統籌推進豐臺站地區整體規劃與開發建設,以站城融合、超級TOD示范區,對接華潤集團和下屬物業公司、策劃公司,推動豐臺站地區、新村街道城市更新;以打造“15分鐘醫養健康圈”,推動東鐵匠營街道與同仁堂集團建立城市更新發展伙伴關系。
更新煥新業態升級
今年初,豐臺區啟動“倍增發展、追趕行動”計劃,讓“城市更新+產業煥新”成為了關鍵引擎,推動產業內容和更新載體聯動互促。
此次論壇開幕地——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即是豐臺區“更新煥新”的典范。科技園前身是大紅門服裝商貿城,曾是北京乃至華北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交易中心。隨著疏解非首都功能戰略的實施,這里于2021年10月底徹底騰退關停,告別過去的傳統功能和業態,開始探索新的發展路徑。2022年底,由豐臺區和中關村發展集團共同打造“空間+投資+服務”于一體的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開園,目前已實現103家企業落地,二期全面開工,預計今年底前實現整體開園。
開幕式上,豐臺區副區長高志慶代表豐臺區與中建集團、北京建工、招商蛇口、華潤置地四家發展伙伴簽約。未來幾年,4家企業將積極參與豐臺城市更新項目,預計總投資達2500億元;同時,以方莊街道與首開集團成熟的街企合作經驗為引領,進一步探索開創東高地街道與中建一局、新村街道與華潤置地、太平橋街道與建工集團結對合作的街企高質量融合發展新格局,共同點亮豐臺區“街企結對”城市更新資源地圖。
記者了解到,豐臺區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建立政府、企業、市民多元共建、共治、共享、共贏的參與路徑。比如,長辛店老鎮有機更新,通過“全域型、全周期、多主體、多政策、多部門”統籌實施模式,實現全區域統籌、全周期平衡、多主體參與、多政策支撐、多部門協同。
自2017年起,豐臺區啟動長辛店老鎮控規編制和搬遷安置工作,至今已實現搬遷率97%。未來項目資金計劃采取政府專項資金補助、銀行貸款、公開市場專項債發行、社會資本引入等多渠道投入,整體采用統籌實施的有機更新模式。城市更新標桿項目京印國際中心,通過社會資本投資,將原有的鞋類批發市場的低端商業業態升級為集城市新地標和甲級商務、特色商業、創意空間于一體的城市商務新樣本,利用原有商場的1萬平方米超大平層等空間資源構建“城市會客廳”。
在低效產業園區和老舊廠房更新改造方面,豐臺區鼓勵國有企業自有用地高效利用,統籌金隅、首開、首農、首鋼、建工、城建、祥龍等市屬國企土地資源和利用計劃,以二七廠、二通廠、一耐廠城市更新項目為樣板,持續優化存量發展空間。在中關村豐臺園,由占地8000平方米的儲煤用地更新而來的棟能魔王運動空間,是豐臺區城市有機更新的典型范例。這一項目也在2023年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優秀案例。
組團賦能內涵式升級
城市更新注重存量資源的提質增效。據了解,豐臺區涉及城市更新街區42個,總面積63.8平方公里。其中,重點街區10個,主要涉及南中軸地區、火車站地區、長辛店老鎮地區、方莊地區等區域,總面積13.6平方公里。
豐臺區區長初軍威在主題發言中表示,豐臺將從“倍增追趕”整體戰略出發,不斷優化產業生態,力爭在城市形態建構上實現新突破,助推豐臺區內涵式升級、結構式蛻變、跨越式發展,打造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彰顯新時代首都發展的城市新格局。
2023年,豐臺區通過走訪屬地街鎮,調研對接央企、國企等產權單位,發揮責任規劃師團隊的摸底研判作用,收集整理城市更新“儲備庫”儲備項目70余項;按照“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對接,做好動態更新;做好靶向服務,通過項目定制、項目對接、項目打包,讓城市更新企業輕裝上陣、貢獻佳績。豐臺區還將搭建更加立體的城市更新論壇、沙龍溝通機制,讓項目與項目之間、片區與片區之間、更新主體和產業主體之間,進行多層次、高頻度交流。
豐臺區作為新一輪城南行動計劃的“主戰場”,未來重點領域項目投資力度將持續加大。豐臺區住建委主任李國龍向記者介紹,“街企結對”模式為豐臺城市更新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也為豐臺城市更新工作開展打開了新的思路。豐臺區將以多元化的方式和途徑鼓勵社會資本和企業積極參與,搭建更廣闊的平臺,做好服務對接,全力推動城市更新項目實施進程,為豐臺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新動力。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