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一湖兩海”生態保護工作長期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記者27日從內蒙古生態環境廳獲悉,近年內蒙古全力推進“一湖兩海”綜合治理,目前水質指標總體向好,野生動植物種類穩步增加,生態環境逐步改善。
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是內蒙古重要的三大淡水湖。前些年,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為因素,“一湖兩海”出現不同程度的湖面縮減、水質變差等問題。經過近些年治理,目前“一湖兩海”生態環境大為改善。
內蒙古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烏日娜介紹,目前環呼倫湖土地治理面積累計達83.8萬畝,落實禁牧與草畜平衡5633萬畝,同時完成471戶生態移民。通過項目實施,環呼倫湖植被恢復明顯,植被覆蓋率逐步提升,草地退化、沙化程度得到有效遏制。
圍繞烏梁素海綜合治理,巴彥淖爾市近年實施了控肥增效、控藥減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等重點工程。隨著生態補水力度加大以及相關治理工程的實施,烏梁素海水質穩定在V類,局部區域優于V類,水質總體好轉。據調查觀測,遷徙經過烏梁素海和在烏梁素海繁殖的鳥類已經達260多種,總數量突破600萬只。
岱海綜合治理方面,岱海電廠完成水冷變空冷技改工程,鴻茅鎮污水處理廠中水全部回用于岱海電廠,實現“不取用岱海水,不向岱海排水”的目標。岱海應急補水工程也在有序推進。通過實施退耕還濕等項目,切實加大了流域范圍內種植養殖業污染防治力度。目前,岱海流域內植被覆蓋率由2015年的68%提高到目前的70%左右,鳥種類由2015年的68種增加到91種。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