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毗鄰重慶主城區的璧山縣還是一個污染嚴重、落后產能集聚的“西部鞋都”,但如今,全球首條“云巴”公交示范線在此首發,突破兩項“卡脖子”技術的世界一流變速器在此研發成功,國際領先的刀片電池在此生產,各類科技成果在此轉化……
“鞋去廠未空,河清魚自來。”璧山區近年來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基礎上,致力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聚力打造創新生態,將“西部鞋都”變成了“創新之城”。
曾幾何時,璧山發展產業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低端制造業“野蠻”生長,城區遍布作坊式制鞋、建材水泥等粗放型加工業,污水橫流,流經城區的璧南河臭不可聞,水質為劣五類。2011年,璧山開始大力治污、科學種樹,污染企業被集中淘汰,優質企業陸續入駐。
璧山區委書記藍慶華表示:“區里缺乏高端科教資源,技術供給不足。一山之隔的重慶大學城擁有4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潛力很大。把他們引入,我們就能雙贏。”
推進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從“書架”走向“貨架”,轉化與孵化平臺必不可少。為此,璧山成立了國資背景的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等一批研究院,以政府引導、市場化合作方式建成了科技成果引入的“管道”,一大批有市場潛力的科研成果被“喚醒”,邁入應用化階段。
引入科技成果后,如何用好是關鍵。璧山聚焦關鍵技術和環節,扮演“布鏈者”角色,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打造光電技術、動力電池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并推動海量的傳統企業邁上研發創新之路。
微型發光二極管(MicroLED)技術是未來新一代顯示技術的高地,誰掌握了這一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就有望搶占未來顯示技術制高點與話語權。近年來,落戶璧山的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持續攻克MicroLED顯示屏關鍵核心技術,提交專利申請674件,躋身這一技術領域頭部企業行列。
而在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不遠處,康佳半導體光電科技園正在緊張建設中,達產后將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技術副總監忻海輝說,這種“研究院+產業園”模式旨在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耦合,圍繞MicroLED核心技術,康佳還將推動以MicroLED為中間產品布局車載裝備、運動裝備等產業鏈,努力生成光電技術產業集群。
今年4月,全球首條“云巴”示范線在璧山開通,便利了市民出行,在璧山構建起比亞迪動力電池與智慧交通產業集群的“閉環”。璧山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董奕鋒表示,未來僅璧山動力電池生產線全部達產后就可實現年產值300億元,有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科技型中小企業要存續發展,面臨不少痛點難點。重慶峰極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創始人熊小伏原是重慶大學教授,擁有多個電力領域的專利,但創業中無法實現技術落地,企業發展受到阻滯。他向政府部門反映后,璧山應急局及時幫助,將企業的智能用電新產品在老舊小區居民家中應用,有效發現300余起電線隱患,助力企業迭代產品、開展示范應用。
“新技術沒有落地應用,就是‘空中樓閣’,璧山幫助我們匹配落地場景,無異于‘雪中送炭’。目前企業發展邁入快車道,已獲得3000余萬元訂單。”熊小伏說。
璧山還出臺25條政策支持企業自主創新,鼓勵民營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組建專業技術研究院。黃桷樹智能傳感器研究院、盾之王公共安全研究院……這樣由民營企業搭建的“研究院”在璧山也屢見不鮮。迄今為止,璧山企業建立研發機構200多家,研發投入強度達2.95%,47.1%的規上工業企業建立了研發機構。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