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澤縣蔓谷田園綜合體大棚內各式花卉擺放整齊,工人正在打理。袁昕攝
隨著天氣漸漸轉暖,江西各地春意盎然,人們紛紛走出戶外,踏青賞花。近年來,江西各地依托農村美麗生態環境,推動農旅融合發展,喚醒鄉村沉睡生態美景,拓寬了農民就業和增收渠道,讓好風景變好“錢景”,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喚醒沉睡的鄉村生態資源
時下,正是賞花踏青的好時節,走進南昌縣黃馬鳳凰溝,美景紛呈,賞梅花、品早櫻、觀玉蘭……游人漫步花海之中,三五成群,笑語歡聲不絕。
與此同時,在黃馬鄉羅渡村,伴隨著鄉村旅游熱潮的涌現,“昌南之巔”——白虎嶺登山也成為鄉村經濟創收的新增值點。據了解,今年春節假日期間,黃馬鄉接待游客達1.9萬余人次,增長18%。
“現在還不是羅渡村的旅游旺季,待到夏初時節,300畝的蓮蓬競相開放,來這里采蓮蓬的,看荷花的游客那才叫絡繹不絕。”羅渡村蓮蓬種植大戶黃標說,“2022年蓮蓬長勢不是特別好,收入減少,但還是比在外打工強。今年的收成一定會比去年好。”
近年來,羅渡村建設了羅渡游客集散中心項目,設立了特色餐飲店、農產品展銷館、書吧、兒童游樂園等,不僅提升了旅游服務承載能力,更帶動了周邊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提升收入水平。
以羅渡村為代表,黃馬鄉堅持將全鄉作為一個“大景區”進行打造,借力鳳凰溝景區吸引力,依托現有資源,打造了集“鳳凰溝、郭埠、羅渡、涂洪、馮家”為旅游主線路的生態文化旅游核心區,將“一地”與“多地”串聯,喚醒沉睡的鄉村生態資源。
把美麗風光變為“美麗經濟”
近日,在九江彭澤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蔓谷田園綜合體大棚內,紅掌、白掌等各式花卉種植物整齊擺放,工人吳志梅正在給花卉灑水,不時有游客結伴前來游玩,與花卉拍照打卡留念,盡享美麗田園風光的鄉間樂趣。
“之前我在家里務農,很辛苦,一年賺不到多少錢,自從現在到了蔓谷田園綜合體這里來工作,每天有100元的收入,現在整天和花草打交道,每天心情也非常好。”吳志梅說。
吳志梅是該縣浪溪鎮麻山村村民,她所說的蔓谷田園綜合體是彭澤縣重點打造的“農業+旅游”景區,包含花卉、游樂場、民宿、果園、稻蝦共作區等多個功能分區,一經建成開放,便受到熱捧。
“綜合體吸引了馬當鎮及浪溪鎮周邊村民過來務工,在帶動他們就業的同時也助力了鄉村振興,同時景區還吸引了周邊市民來消費旅游,一舉三得。”蔓谷田園綜合體相關負責人張明說。
近年來,彭澤縣發力打造“農業+旅游”農旅融合新業態,逐步形成“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產業格局,探索出一條把美麗風光變為“美麗經濟”的新路徑,助推鄉村振興。
好風景變成了好“錢景”
春日時節,芳菲吐露。在吉安萬安縣寶山鄉獅巖村,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開得正歡,一塊塊金黃的油菜田如大地調色板,微風吹拂下,花香四溢,與山巒、村莊、田園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春景圖。
“油菜花不僅扮靚了村莊,更帶動了產業發展和鄉村旅游,村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很高,全鄉種植面積每年能夠穩定在6000畝左右。”寶山鄉組宣統委員劉小明介紹說。
近年來,萬安縣以花為媒,做活“美麗經濟”,充分利用冬季閑田種植油菜12萬畝,發展起集賞花旅游、休閑娛樂、農產品銷售為一體的“花經濟”,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好風景變成了好“錢景”。
景德鎮浮梁縣江村鄉產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底蘊深厚。
近年來,該鄉圍繞“生態立鄉、產業強鄉、文旅活鄉”的發展定位,做好“茶、宿、江、村”四篇文章,在鄉村產業發展、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此外,該鄉還發展“一村一品”產業,引進金銀花茶種植,做葛根茶等飲品深加工,發展黃花菜產業,美了村莊,富了村民。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推進江西省鄉村旅游風光帶建設,推出一批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讓鄉村旅游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點。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