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南海桂城街道可以被稱為‘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形態的范本’,在方圓84.16公里的土地上,服務人口超百萬,有城市、農村,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既有本地居民,也有“新桂城人”,還有大量“新廣佛人……”說起桂城的特殊性,佛山南海桂城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鐘強很自然地勾勒出一幅現實版的“社會百態圖”。
然而,讓人驚訝的是,2022年12月,佛山發布“鎮能量指數榜”,從經濟動力、創新能力、商業活力、公共服務力四個維度評價佛山32個鎮街在經濟基本面、產業創新、商業及公共服務配套方面的基礎和潛力。其中,桂城街道在經濟活力、商業活力、公共服務力方面拿下三個單項第一和綜合榜單第一。桂城街道將原有的“社會百態圖”繪就成了“和諧桂城景”。
“我們的經驗就是真正讓黨建引領在基層治理中發揮作用。”鐘強說到。
黨員進樓宇 創熟探索成效多
常住人口超過10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30萬人。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來自全國各地的產業人口加速聚集創業安居,桂城“移民城市”的特征日趨突出,“陌生人社區”成為了城市基層黨建和城市基層治理的痛點難點。鄰里之間交流少、居民對社區事務參與意愿低、訴求表達渠道不暢、部分老舊無物管小區環境衛生差、鄰里間常發生矛盾和摩擦導致鄰里關系緊張……面對這些長期難以解決的問題,2011年,桂城圍繞“黨建引領,創新服務”的治理主線,讓黨的領導植根于基層、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在一個個社區、一棟棟樓宇、一類類群體中,織密基層黨組織之網,夯實黨的執政根基。
桂城街道通過打造多元化的黨群聯建平臺和工作體系,以“創熟”為抓手來化解小區矛盾,探索“創建熟人社區”,讓“創熟”成為社會治理的“減壓閥”。探索將居住在各個樓宇中骨干、熱心居民、黨員選為住戶依賴的“熟人”——“樓長”,特別是抓住黨員骨干為核心這個基層治理的關鍵,就能在一個社區出現問題時,依靠黨組織、黨員和骨干的力量去解決問題,讓“樓長”代表群眾參與社區各項公共事務,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我們樓棟加裝的電梯估計很快可以投入使用了。”許多家住桂城街道金桂花園的老人高興極了。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這幾年桂城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一臺臺電梯的“落地”需要闖過業主意愿征詢、審批流程復雜、建設資金分配、后期維護保養等重重難關,想啃下這塊“最難啃的骨頭”并非易事。“破解之道”的關鍵就在一個個“樓長”中。俊雅花園是桂雅社區內最大的小區,有68座,共109條梯,樓齡超過20年,常住居民超5000人。與所有老舊小區的加裝電梯工程一樣,俊雅花園59棟居民樓的電梯加裝工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從開始的意見征詢到最后讓居民成功用上電梯,每個環節都是在尋找不同住戶之間的最大“價值公約數”。在這個過程中,居民的“熟人”——通過居民選舉的樓長陳逵勇擔重任,所在社區黨委、小區物管也主動介入,召開了一場又一場協調會,最后居民從意見不一成為齊心協辦,人人成了項目經理,從設計電梯位置、改造樓道、把關電梯材質,到監督資金流動、合同簽訂,親自主導,全程參與。“居民們因為加裝電梯這個項目變得親近了很多,凝聚力更強了。”陳逵感嘆道。
圖:桂雅社區俊雅花園加裝電梯
在桂城像俊雅花園這樣充分運用“創熟”工作經驗處理社區問題的案例還有許多。
從2019年起,桂城街道將“熟人社區”的樓長制形式推廣到農村社區,在樓長制基礎上推出巷長制,吸納一批農村鄉賢、報到黨員、退休干部加入“創熟”骨干隊伍,以老帶新,提升隊伍善謀小區發展、善化糾紛矛盾、善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促進農村社區基層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圖:2023桂城黨建3D馬拉松“創熟”方陣
桂城“創熟”工作經過十余年的沉淀積累,如今,社區黨委還積極指導各社區成立以“熟人”為主力的自治小組、街坊會成員協商解決小區事務,讓居民切實參與到社區建設與治理中,實現了從政府自上而下單向治理向多元主體協商共治的轉變,截至2023年5月,桂城培育街坊會72個,發展“樓長-巷長-街長”街坊會成員2673名。為解決居委會、業委、物業公司三個主體溝通及對立問題,探索成立街坊會,街坊會作為居民自治組織,逐步建立起“社區黨組織統籌-居委會主導-居民自組織協同-物管參與”的社區治理體系。可持續的社會協商治理與共治的機制,讓“熟人社區”有了持久的生命力。
“黨建引領 多元共治”理念走入更多領域
“創熟”在小區共治的成功探索,讓桂城街道黨工委班子看到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而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的理念也已“延伸”到了桂城多樣化的治理場景中。
圖:千燈湖中央活力區
“千燈湖中央活力區是南海最繁華的地段之一,在8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內,匯聚了20家大型商場、37幢商務樓宇、近4000家商戶、從業人員近14萬,年納稅超億元的‘億元樓’16幢,經濟十分活躍,但各類兩新組織規模差距很大、人員進出也很頻繁,管理起來十分困難。”鐘強坦言,這一現象曾經讓區里和街道困擾不已。
破局從2020年開始,桂城街道積極推進商圈黨建體系建設,開辟專門陣地、配備專職人員、配套專項經費,在組織覆蓋、陣地建設、黨員管理、規范提升方面逐一破題。經過不斷努力,2020年成立千燈湖聯合黨委,建設新興領域黨群服務站。千燈湖商圈黨群服務中心是桂城首個商圈黨群服務中心,是黨建引領下的“兩新”組織資源整合與服務平臺。這里設有黨建文化展示區、24小時政務服務區,將提供黨務工作及法律法規咨詢、商圈區域黨課、開展主題黨日和片區黨員志愿服務項目、開設消費維權服務點、提供政策宣講、政務服務等。
人員難集中、信息難交流、活動難開展、作用難發揮,是商圈黨建發展的制約因素。千燈湖商圈通過構建了商圈黨群服務中心+企業商戶+各類黨組織的“一核、多組、數聯”體系。普遍打造集黨建展示、組織生活、政務服務、實境體驗等為一體的“有溫度、聚人氣”的商圈黨群服務中心,同步在商場、樓宇建立若干黨群服務驛站,讓商圈黨員找陣地、找組織“舉步可達”;線上,充分運用互聯網手段,將黨群服務陣地置于身邊、將黨員學習資源置于指尖、將組織生活動態置于“云端”,目前已覆蓋黨組織94個、企業單位901家、黨員2086名,2022年開展黨群活動100多場,有效引領商圈內各類組織聯動融合。目前,桂城街道共組建7個商圈及片區綜合黨組織,覆蓋兩新組織180個,“紅色商圈”正源源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圖:桂城街道“城市加油站”
近年來,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蓬勃興起,聚集了包括網約車司機、外賣送餐員、快遞員等在內的大量新就業群體,成為基層黨的建設新的重要領域。以強大組織力激發新就業群體推動發展的新活力,千燈湖商圈黨群服務中心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了休憩之所——“城市加油站”,站內設施一應俱全,為市民群眾,以及快遞員、騎手等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
同時,桂城街道不斷探索新就業群體參與社會治理、服務群眾的有效途徑,引導黨員就近參加基層黨組織活動,積極發揮其在社區建設、網格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產業集中的社區如燈湖社區、同心社區,探索小區黨支部與商圈黨組織共建,強化共同體建設為產業發展賦能。
打造黨建品牌 引領建設基層治理共同體
2023年5月,在總結黨建工作成果基礎上,桂城街道發布“千燈耀·桂城紅”黨建品牌,建立街道基層治理工作委員會,成立基層治理的六大特色主題工作室,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1+6”工作體系,以黨建引領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
通過“1+6”工作體系將“黨建+創熟”經驗推及到更多的領域,如成立桂賓高才工作室——統籌整合各方資源,推進人才領域黨群服務陣地建設和組織開展各類黨群服務項目,協助黨建、人才、經發等部門開展關于人才領域的各項工作。
成立紅色業委會工作室——著力篩選、培養、推薦一批有公心且群眾威望高的黨員進入業委會主持工作,協調資源共同組建和培育一支物業糾紛專業調解隊伍,鏈接資源探索業委會履職“三單”(即行為規范清單、禁止清單、職責清單),探索具有桂城特色的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現代化小區模式。
桂城街道黨工委書記陸文勇說:“‘千燈耀·桂城紅’寓意著一名黨員就是一盞燈,爭當先鋒發光發熱,三級黨建網格、黨員志愿服務匯聚能量,凝聚成為一輪明月。”
未來,桂城街道將不斷強化“千燈耀·桂城紅”黨建工作品牌引領,推進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