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浙江嵊州經濟開發區(高新園區)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一期車間生產線高效運轉,二期項目施工建設如火如荼。
作為嵊州史上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工業項目,比亞迪新能源項目總投資達130億元,一期18條生產線已全面通線,在崗員工超過9000人,今年產值預計突破百億元。
曾經以領帶、廚具等塊狀經濟為特色的嵊州,近些年扎實推進“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實現產業結構悄然升級,先進制造業“生態圈”初具規模、不斷豐富。
不僅有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嵊州近年接連引進海威汽車、長鴻生物全生物可降解材料產業園項目、浙江納米抗體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年產45000克納米抗體建設項目、貝達(嵊州)創新藥產業化基地項目等一大批先進制造業項目,產業鏈條不斷拉長,產業能級持續攀升。
新興產業“種子”凸顯生命力。目前,嵊州形成了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裝備等7個嶄新的特色產業集群。
2022年,嵊州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7%,全年完成億元以上項目簽約52個,新簽約項目總投資262.4億元,列入浙江省級重點項目數量、獲批用地指標和新增能耗指標均創下歷史新高。
增量產業引育高端,存量產業推動變革,嵊州厚植先進制造業“生態圈”。
嵊州廚具產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從代工生產到自有品牌,再到瞄準“集成灶”單品突圍,逐步形成“中國廚具之都”產業地位。近些年,嵊州堅持數字賦能、創新驅動,掀起中國集成廚房產業一場“智造”革命。
2020年,嵊州集成灶龍頭企業——億田智能廚電聯合阿里天貓深入探索家庭廚房場景,發布行業第一臺具有成熟語音交互功能的云智能集成灶,正式拉開向“人工智能無人廚房”進階的序幕。
浙江億田智能廚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偉勇介紹,企業主動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成為行業內率先引進400T連續沖壓自動生產線的工廠。相較于之前多次成型、人工搬運的生產作業模式,一次成型的自動流水線減少近50道人工作業工序,人均產出提高64倍,同時品質合格率達到99.9%。
目前,嵊州擁有近500家廚具企業,集成灶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65%以上,成為全國最大的集成灶生產基地。
2022年,嵊州全市累計完成數字化改造企業420多家,32家企業獲評紹興市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及以上榮譽稱號,已建成的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生產效率提升60%以上,當地集群集聚智造高地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
多層次、立體化的人才體系,是驅動先進制造業“生態圈”越發繁茂的重要源泉、基礎支撐。
海威新能源汽車車身一體化輕量化項目去年底落地嵊州時,企業訂單大幅增長,廠房空間緊缺。了解情況后,嵊州經濟開發區幫助企業緊急找到一個30000平方米的廠房。
企業董事長王承永表示,優質的營商環境,讓嵊州鄉賢回家鄉發展、為家鄉貢獻有了更堅定的信心。
放眼長遠、夯實根基,嵊州格外重視人才工作,引才、育才、用才與留才并舉,持續提升營商環境、打造宜居宜業城市等。
嵊州對列入《嵊州市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的高層次人才,按照類別分別給予50萬-500萬元不等的房票補貼;對在嵊企業實行“一窗受理、閉環審批、一對一服務、一事一議、一站結辦”服務,并提供創業扶持、金融支持等補貼,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
此外,嵊州展開老舊小區改造和未來社區建設,大力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建成人才公寓近千套,全日制本科及以上人才均可申請入住。
目前,嵊州已擁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眾創空間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家,高新技術企業259家;累計引育國家級領軍人才29人、浙江省級領軍人才26人,申報入選浙江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4個,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2.5萬人。 (本報記者方問禹)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