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區江南西路的智慧燈桿搭載智慧泊車功能
氣象監測、緊急尋人、借充電寶、監測人流量……一個燈桿全部“搞掂”。在廣州的大街小巷,道路兩旁的一些路燈已悄然“變身”,成為一個個搭載智慧安防、5G基站、智慧泊車等多種功能的智慧燈桿。
隨著各類低空飛行物生產、交付能力的不斷提升,提高低空通信、感知、導航、監視能力,建立立體的低空空中交通體系工作成為題中之義。
而智慧燈桿則是一個切入口,參與到低空經濟賽道。“低空飛行物,需要依托通感一體化5G-A基站進行通信和感知,而智慧燈桿,是5G基站的最好載體,這為立體空中航路的建立夯實基礎。”廣州信息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蔣學釗說。
明年預計建成超2萬根智慧綜合桿
“智慧燈桿作為城市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2020年廣州就開始著手推動其建設,廣州信息投資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和運營。目前,廣州重點商圈、主要道路、重點園區已經建設了2600多根智慧燈桿。”蔣學釗表示,預計明年將建設超2萬根智慧綜合桿。
智慧燈桿建設的意義何在?
“首先是實現了‘一桿多用’‘多桿合一’。”蔣學釗以廣州農林下路(東風路至中山路段)舉例說,作為一條老牌商業街,其道路兩旁監控桿、路牌桿、水泥桿、電車桿、路燈桿等多類桿件林立。改造后,舊有桿件122根,部分“變身”為智慧綜合桿,整體減桿46根,減桿率37%,減桿不減功能,最大限度釋放路側空間。
而北京路步行街作為全國首批11條改造提升的步行街之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納入首批試點的步行街。目前在此也建成了52根智慧燈桿,每根燈桿就是一個“智慧點”,以點帶面串聯成一張物聯網。
記者了解到,主干道的智慧綜合桿一般高10米-12米,支路8米-10米,承重的能力則根據實際應用功能來規劃。改造或新建的智慧綜合桿還通過增設滑槽,預留掛載功能,充分考慮長遠的設施上桿需求。
智慧燈桿可發揮“低空雷達”等作用
智慧燈桿的“智慧”性如何體現?
“作為新一代城市信息基礎設施,智慧燈桿是城市的‘快捷插座’,也是智慧城市的‘神經末梢’。”蔣學釗如是說道。
未來,“空中的士”將成為尋常通勤方式,那么,如何對空中的交通進行規劃和管控,飛行物之間如何防撞、避障和感知?這時候,智慧燈桿要發揮作用了。
“低空飛行物,需要借助通感一體化的5G-A基站進行通信和感知,而智慧燈桿,是5G基站的最好載體。”蔣學釗解釋說,當低空中出現各類飛行物時,搭載了5G-A基站的智慧燈桿能作為“低空雷達”,發揮航線規劃,感知、監測、管控飛行物等作用。
在番禺無人駕駛、南沙無人公交示范項目實踐中,智慧燈桿已經發揮出了積極作用。
在番禺廣汽產業園項目中,新立與改造智慧燈桿98根,為廣汽集團無人駕駛業務測試提供路側信息基礎設施支撐,形成“車路協同”“云數一體”的數字交通業務布局,為智慧城市的各類應用設施、物聯感知設施提供物理信息基礎支撐。
南沙鳳凰大道項目建成智慧燈桿31根,通過搭載路側智能終端RSU、V2X感知相機、微波雷達等車路協同設備的智慧燈桿,實現了車與車、車與路動態實時信息交互,助力南沙首次實現了L4級別的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