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7日電(劉映)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加,痛經、乳腺疾病、子宮肌瘤、孕產期問題等影響著很多女性的健康。3月17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舉行健康中國中醫藥健康促進主題發布會,圍繞“中醫藥護佑女性健康”主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與少數民族醫藥司副司長歐陽波表示,近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中醫藥與婦幼健康融合發展。目前,全國已有2600余家二級以上中醫醫院設立婦科科室,1300余家婦幼保健院開設中醫臨床科室,普遍開展中醫婦科服務。下一步將深入開展婦幼中醫藥健康促進活動,加強科研創新與人才培養,提升中醫藥婦科服務能力,全方位、全周期運用中醫藥為女性健康保駕護航。
提升中醫藥婦科服務能力,讓中醫藥服務更便捷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從《金匱要略》到《傅青主女科》,從扁鵲到張仲景再到傅山,中醫藥在婦女醫療保健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運用。
歐陽波表示,近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注重發揮中醫藥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女性健康作用,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對孕產婦積極運用中醫藥方法,開展孕期、產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務,在健康中國行動、婦幼健康促進行動中,明確擴大中醫藥在孕育調養、產后康復等方面的作用,特別是2021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專門實施方案,推進婦幼領域中醫藥工作。2022年專門啟動實施婦幼中醫藥健康促進活動,推動中醫“治未病”與婦女保健服務深度融合。
“中醫藥歷經數千年傳承而不衰,至今仍煥發蓬勃生機,其根本在于經得起實踐檢驗的臨床療效。”歐陽波說,為強化中醫藥在女性健康領域的科學支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布局了多項重點科研計劃,聚焦婦科重大疾病的中西醫協同攻關。同時,通過建設中醫婦科重點學科、學術流派工作室及名醫傳承基地,系統培養高層次人才。目前,全國已建立一批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并加強基層醫師培訓,推動優質中醫藥服務下沉至社區和鄉村。下一步,將持續加強中醫醫院婦科、綜合醫院和婦幼保健院中醫藥科室建設,推廣運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和方法,提高中醫藥防治婦科疾病能力,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優勢,開展中醫藥防治婦科疾病科普宣傳和健康教育活動,讓女性朋友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得中醫藥服務。
防治女性特有健康問題,中醫藥具有獨特優勢
中醫藥以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為核心,注重“全周期、全方位”健康管理理念,在女性不同生理階段發揮關鍵作用,在治療月經不調、圍絕經期綜合征、產后康復等女性特有健康問題中也具有獨特優勢,形成了涵蓋飲食、起居、情志、運動等多維度的調養體系。發布會上,多位中醫專家針對痛經、乳腺疾病、孕產期問題等給出防治建議。
痛經是困擾女性的一個常見健康問題,中醫有哪些緩解痛經的方法?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任醫師馬堃介紹,中醫認為,造成痛經的原因較多,除寒邪外,還包括情志因素導致肝郁氣滯;體質虛弱、氣血不足;肝腎虧虛,久病虛弱、作息不規律、長期熬夜、過度節食等,總之有實邪引起的不通則痛,也有因虛邪引起的不榮則痛。防治方法一是針灸,或者穴位按摩,如三陰交穴,在脛骨內側,踝尖上3寸,可以采用兩個穴位交替用拇指按摩的方法,每次3分鐘左右,調和氣血。還有合谷穴、子宮穴等。還有熱敷法,腹部有神闕穴,也就是肚臍的部位,可以用暖水袋等熱敷,可以溫經散寒止痛。
“痛經女性還要注意飲食,忌食生冷食物,尤其是月經前3天左右,可以服用姜棗紅糖茶,生姜切三到五片,紅棗三到五顆,紅糖水適量,這樣可以暖宮散寒,緩解緊張情緒,進而減緩疼痛。”馬堃提醒,有脅肋脹滿疼痛者,可飲用菊花茶等溫經舒緩止疼的茶飲,還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久坐,減少熬夜,常練一些傳統養生功法,如八段錦等。通過綜合調理,多數痛經可有效緩解。若效果不佳,建議及時就醫。
近年來,乳腺疾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威脅著女性健康。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羅頌平表示,對于乳腺疾病,重點是要早發現、早干預,規范治療,全程管理。女性朋友日常要關注乳腺健康,學會自我檢查,每年體檢要加入乳腺超聲檢查。年輕女性經常會出現經前、經期乳房脹痛,這種情況與精神緊張有一定關系,要注意放松情緒。比如春天,月經前后,建議用玫瑰花和菊花做雙花茶,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一些經典方藥,都能起到一定的調理作用。還可以做些穴位按摩,如足背的太沖穴,還有內踝上3寸(約四橫指)三陰交穴,這些穴位對于緩解情緒緊張、經前乳房脹痛都有幫助。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子宮肌瘤患者往往會伴有乳腺增生,最好也做一些乳腺檢查,可以同時治療。
對于中醫藥在孕產婦保健、圍產期調護方面的優勢,浙江省東陽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陳飛進表示,中醫藥在孕產婦保健中,通過“治未病”理念,運用食療、按摩等方法,幫助孕婦增強體質,預防孕期并發癥發生。例如,食用紅棗、桂圓、山藥等滋陰養血、健脾益氣的食物,可改善孕婦體質,增強免疫力。同時,中醫從整體出發,通過辨證施治、針灸、按摩等療法,緩解孕產婦常見的癥狀。
“中醫藥在妊娠期常見并發癥妊娠期糖尿病的調理方面也有重要作用。”陳飛進建議,一是飲食上建議孕婦多食用健脾益氣、滋陰潤燥的食物,如山藥、蓮子、百合等,有助于維持血糖的穩定;二是建議適當進行散步等輕柔的運動,有助于調節氣血運行,控制血糖水平;三是在醫生指導下,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氣、滋陰清熱作用的中藥,比如黃芪、麥冬、玉竹等,通過調理脾胃功能,增強機體的代謝能力,從而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婦用藥要相當謹慎,必須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進行。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