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灣陸島聯動綜合碼頭工程項目是臺州市區通島達海的重要樞紐,也是臺州灣新區向海圖強的標志性項目,對新區做強臨港產業、深耕海洋文旅起到關鍵支撐,具備重要的戰略意義。3月11日,為保障項目安全有序推進,提升施工效率,臺州海事局服務保障國內首艘自主研發110米旋轉式打樁船“三航樁22”入場施工。
據悉,“三航樁22”船體總長99米,型寬34米,型深7.2米,滿載設計吃水4米,樁架高度110米,可滿足樁重150噸的沉樁要求。船上起重機最大吊重800噸,有效沉樁95米+水深,最大植樁外徑3米,通航高度小于47米。作為我國自主設計、建造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首艘旋轉式打樁船,該船填補了我國旋轉式打樁船領域的空白。該輪下水后首次施工,臺州海事局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理念,多措并舉主動服務該打樁船入場施工。
科學構建通航保障體系。臺州海事部門主動作為,提前聯系中交三航局協調“三航樁22”輪提前制定拖帶計劃,對寧波至臺州航線的拖帶可行性進行技術評估,通過智控平臺、CCTV全過程動態監控,并在臨經大陳島附近水域時組織海巡艇現場護航管控。
高效服務船舶安全入場。組織安檢員提前學習該輪結構布置,在該輪到達后次日登輪開展水工船舶入場前船舶安全檢查,重點核查航行設備、消防管系、救生筏等核心設備工況,對船員開展實操檢查,開具缺陷2項并完成復查,確保該船盡早“健康上崗”。
全面保障船舶有序施工。搭建“陸海空”立體監控網絡,陸基由智慧海事、智控平臺、CCTV系統24小時監管;海上由海巡艇動態巡航現場點驗警戒船舶和應急拖輪;空中由無人機不定時巡航形成監管閉環,保障船舶施工安全。建立施工水域智能預警模式,實時監測周邊3海里船舶動態,累計發布安全預警23次,保障日均6根樁基施工進度安全。同時,督促施工方制定臺風影響期船舶撤離應急預案,確保極端天氣下價值過億的工程船舶安全。
目前,“三航樁22”輪已完成首期14根管樁沉樁作業,施工進度較原計劃提前15天。臺州海事局將繼續強化施工船舶全過程監管服務,為轄區大型水工項目建設、臨港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