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3月12日電 (記者 韓章云)3月12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滴滴應急救援”項目“紅十字應急救護一體機”捐贈儀式在鄭州地鐵高鐵公園站舉辦。
此次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向鄭州地鐵捐贈“應急救護一體機”(含AED)164套,應急救護自助培訓套裝、智能心肺復蘇模擬人、AED訓練機84套,急救事件提醒器78個。目前這批急救設備已全部安裝至鄭州地鐵6號線、7號線、8號線等新開通線路的共計84個車站和段場。至此,鄭州地鐵實現“應急救護一體機”全覆蓋。
圖為投放在鄭州地鐵里的“應急救護一體機”。河南省紅十字會 供圖
“應急救護一體機”是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研發設計,集合AED、急救包、交互大屏于一體的應急救護設備。該設備通過環境營造、物聯技術應用為公眾提供便捷的設備查找、導航,呼救、急救知識學習等服務,同時為設備管理人員提供AED巡檢、耗材預警、使用監控、日志管理等遠程便捷管理功能。截至2025年1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已累計在全國公共場所配置“應急救護一體機”超4500套。
據統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已向河南省交通運輸行業捐贈三批應急救護設備,累計投放886套“應急救護一體機”(含AED),覆蓋鄭州市13條地鐵線路的286個站點,實現洛陽市2條地鐵線路的34個站點急救設備全覆蓋。
該項目創新采用“設備+培訓+數字系統”三位一體模式,實現90秒遞送急救設備到位的救援效率,在河南成功對7例心臟驟停患者進行現場施救,配套開展的急救培訓已培訓1.9萬名持證救護員,2.1萬人次體驗式學習,并在河南全省交通運輸行業配備20余萬只出行便攜急救包。
根據規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及河南省紅十字會今年將重點推進應急救護能力建設,計劃新增1000名持證救護員,并將舉辦“紅氣球挑戰賽”,通過實地演練,持續完善“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公共安全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