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1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先藕潔)民政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推動社會組織進一步助力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全國90多萬家社會組織推動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社會服務機構拓展服務空間,加大高校畢業生聘用力度;動員用人需求量大、社會責任感強的機構開發對技能、學歷、年齡不作特別要求的崗位。
通知要求,推動各級各類社會組織把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殘疾的、較長時間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優先提供就業崗位;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通知提出,以社會團體、基金會和社會服務機構為主體組成的社會組織是吸納就業的重要力量。全國各級各類社會組織要重點完成推動社會組織開發就業崗位、提供靈活就業崗位、穩定就業崗位、搭建就業對接平臺等五項任務。各地相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保障激勵、宣傳引導和統計評估,確保工作順利推動。在民政部登記的全國性社會組織,參照通知落實相關部署、開展相應工作,發揮應有示范效應。
通知要求,各地要廣泛動員、積極推動社會組織參與“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指導社會組織結合高質量發展要求合理設置見習崗位條件,增強對高校畢業生吸引力;鼓勵用人單位對見習人員積極留用,對未留用人員根據求職需要,加大跟蹤幫扶,促進盡快實現就業;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積極提供專業化、多樣化、個性化服務,推動以事業發展支撐就業等。
通知同時要求,各地要支持社會組織結合自身業務范圍和專長,收集發布行業就業信息,主動提供就業對接服務;加強部門工作對接,開展行業協會商會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專項工作,創新行業、產業、專業對接模式,依托“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集中發布崗位需求信息,推動人才供需兩旺;要結合不同類型社會組織特點,組織專題培訓,提升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能力水平等。充分發揮職業教育類社會組織培訓資源優勢,依法依規開展職業培訓,突出高技能人才培訓、急需緊缺人才培訓、轉崗轉業培訓、儲備技能培訓、通用職業素質培訓,積極開展養老、托育、家政等社會組織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廣泛開展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