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中學 石昌鑫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促進法》)明確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政府、社會和學校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山東威海高新區一中在《促進法》以及“雙減”政策背景下,積極推進多元路徑,落實家、校、社三方協同育人。
建立理念科學的家庭教育指導師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绷暯娇倳泴彝ソ逃恼撌?,深刻詮釋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當前,家長們重視家庭教育,但是缺乏科學的理論支撐,部分家長不了解孩子的生長規律,將家庭期待、社會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卻忽略孩子的德行、行為習慣的養成。高新區一中為緩解家長教育焦慮,減輕未成年人負擔,實行一系列舉措,旨在建立理念科學的家庭教育指導師隊伍。2020年,學校成立了家庭教育團隊,推送家庭教育微課,為家長們答疑解惑;2021年,學校成立了家庭教育教研組,在高新區教育局的支持下,目前已有51位教師通過考核,獲得家庭教育指導師資格;2022年,學校成立了家庭教育領導小組,建立家庭教育專職部門——學生成長指導中心,為每個班級配備家庭教育指導師。
構建全面育人的家庭教育課程體系
學校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高新區一中學生成長指導中心便充分發揮了這塊陣地的作用,積極組織家庭教育指導師開展專題家校溝通研究,立足家長需求,研發家庭教育課程。
1.家庭教育微課程。每學期初,學校下發家庭教育調查問卷,針對調查問卷中家長反饋的普遍性的問題,教研討論,制作家庭教育微課程,如“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交流”、“如何和孩子一起戰勝考試焦慮”等。
2.年級主題系列課程。針對家長反饋的問題,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開發初一至初四的家庭教育課程,各級部課程各有側重。初一重點是“幫助孩子適應初中生活”;初二重點是“理解、尊重孩子” 、“引導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初三重點是“親子間有效溝通”;初四重點是“引導孩子正確面對考試焦慮” 、“掌握學習方法”。
3.青春期適應性課程。結合初中生常見的“學習適應”、“情緒適應”、“人際適應”、“行為適應”等適應性問題,研發“青春期”家庭教育課程,如“青少年發展的特點及教育”、“幫助孩子順利渡過青春期”、“初中生常見不良情緒及應對”、“如何建立和諧親子關系”……
4.生涯規劃發展課程。將家庭教育與學校生涯探索課程相融合,對高年級學生開展生涯測評,開展系列生涯探索活動(認知、探索、規劃、管理),引導家長和學生樹立規劃意識,為學生未來的學業和職業規劃發展方向,描繪前景藍圖。
形成家校社協同的家庭教育共同體
高新區一中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們,積極參與高新區家庭教育志愿服務,定期走進社區普及家庭教育知識,作專題講座,把家庭教育的經驗和理念送到家長身邊,通過一對一的咨詢活動,帶給家長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受到家長們的肯定和歡迎。
家校社攜手共建,能幫助孩子未來走得更遠,高新區一中在走進社區普及家庭教育知識的同時鼓勵家長參與學校管理。
1.家校共管。學校通過“三個主體(學生、班主任、學校)、三種方式(學生日總結、老師周總結、學校月總結)”,構建“3+3”家校溝通模式;通過家委會專題例會、家長會、全員家訪、校長接待日和家長開放日、全員育人導師制活動,構建家校溝通平臺;通過邀請家長進行職業分享、家長課堂、邀請家長志愿者參與課后服務、家長全天駐校辦公、制定《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單——家庭篇》等多種方式鼓勵家長參與學校管理。
2.家校共育。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后,高新區一中陸續開展系列親子活動,如親子共讀——《漢字奇兵》、《西游記》,親子公益活動——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務,親子互動活動——“優點大轟炸”、“親子互訪”、“生命之花”、家風家規家訓展示等,親子在活動中實現良好的溝通,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
家庭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程,良好家庭教育的實施,需要家校社協同一致、同向而行。高新區一中行走在探索家庭教育道路上,我們將多元推進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助力每一個生命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