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踐行中國文化走出去,落實國家“雙高計劃”產品藝術設計專業群的國際化交流與合作規劃,7月28—30日,由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和國際鄭和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中國·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海絲文創作品展”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州國際鄭和研究院順利舉行。本次活動不同以往,是館校協同跨境合作的一次創舉。旨在通過組建國際化導師團隊,以海絲文化為主題,開展“工學商一體化”項目制課程教學,以展覽、評選、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授權使用和境外銷售等一攬子行為,實現優秀文化的應用活化,以傳播海絲文化,助力“講好中國故事”。本次活動是廣東輕工非遺學院成立以來,開展跨境文創協作的首次海外成果展示,也是新冠疫情以來,我國高職藝術設計教育在馬來西亞開展深度文化交流活動的第一次。
嘉賓剪彩合影。
活動得到馬來西亞國際鄭和研究院和馬六甲州政府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馬六甲州首席部長社會事務特別秘書楊煥源、馬六甲喜達雅中心基金會負責人Cikgu Rashid、馬來西亞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拿督威拉顏天祿、國際鄭和研究院和鄭和文化館創始人陳達生博士、張瑞發院長、周安兵董事等嘉賓分別出席了活動的開幕儀式和閉幕儀式。
馬六甲州首席部長社會事務特別秘書楊煥源致開幕詞。
馬六甲州首席部長社會事務特別秘書楊煥源在開幕式上強調,鄭和是和平的使者,600多年前來到馬六甲,為促進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和平發展做出了貢獻。馬六甲州和廣東省在2015年締結了友好省州關系,本次活動是落實中馬文化交流合作及友好省州關系建設的一次創新性實踐,并寄希望于主辦雙方加強合作,整合兩地的更多資源,將活動打造成一個中馬文化交流的特色品牌活動。
海絲國際鄭和海絲文創研發基地揭牌儀式。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成為第一個在國際鄭和研究院掛牌的院校。
開幕式現場還舉行了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海絲文創研發基地(馬來西亞)的揭牌儀式,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成為我國第一所在國際鄭和研究院正式掛牌開展深度合作的高等院校。
本次“中國?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海絲文創作品展”,作品涵蓋家居生活用品、首飾、皮具、漆藝、插畫、服裝與服飾等多個類別,共有作品100余件套。參展作品全部來自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工學商一體化”項目制課程的教學成果,是廣輕學子對海絲文化主題進行的設計暢想。
展覽現場圖。
學生為嘉賓介紹作品。
3天展覽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展者絡繹不絕,個性鮮明富有創意的“工學商一體化”文創作品,不僅給觀眾留下美好的印象,而且激起了馬來西亞企業家的投資熱情,63件套實物展品中,有10件套作品被4家馬來西亞企業看中,簽訂了全球獨家知識產權授權使用協議。
拿督威拉顏天祿致閉幕詞。
馬來西亞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拿督威拉顏天祿在閉幕致詞中強調,今年是中馬兩國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中馬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十周年,同時也是中馬正式建交49周年。他高度贊揚本次展覽踐行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民心相通、文化先行,體現了文明的交流互鑒,傳播和弘揚了“和平發展、互融共生”的鄭和精神,并寄希望廣輕藝術設計學院與世界文化遺產古城雞場街工委會開展項目合作,以文創設計助力中馬友好和“一帶一路”建設。
嘉賓為學生頒發獎牌及獲獎證書。
桂元龍院長為客座教授頒發聘書。
閉幕式上舉辦了海絲文創作品評選的頒獎典禮,為獲獎師生代表頒發了獎牌及獲獎證書。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桂元龍院長受學校委托,為陳達生博士、張瑞發院長、江世波先生、李振城先生頒發了客座教授聘書。
四家企業簽署三方合作協議。
展覽閉幕式最后舉行了海絲文創作品知識產權授權使用簽約儀式,在馬來西亞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拿督威拉顏天祿、國際鄭和研究院陳達生博士和周安兵董事的見證下,馬來西亞龍馬進出口公司(LongMa Import & Export Sdn Bhd)、南洋草藥有限公司(Nan Yang Herbs Sdn Bhd)、馬中全球教育咨詢公司(MC Global Eduinfo Sdn Bhd)、博靈公司(Boling Realty Sdn Bhd)的代表與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代表和國際鄭和研究院代表,簽署了“鄭和紙雕燈”“雙面拼圖”“撐花傘”“鄭和IP”等10件套海絲文創作品的獨家知識產權授權使用協議。
本次活動在推動海絲文化傳播、學術交流、文創商品開發、探索職業教育跨區域協作、助力“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與合作方面做了有很意義的嘗試。后續將依托海絲文創研發基地,協同國內外的高等院校開展更廣泛的探索,持續努力將活動打造成職業教育國際文化交流的特色品牌。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