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ETF呈現出持續資金凈流入狀態。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8日(下同),ETF總規模逐月走高,資金凈流入量已近680億元,目前總規模已達1.69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
多位公募基金經理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多數機構預期今年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可期,但投資難度亦有所提升,而作為打包一籃子指數成份股的ETF,由于費用低、運作透明的特點,年內持續獲得資金的青睞。“從細分來看,股票型ETF成為總規模增長的主力軍,這也反映了資金正在積極布局結構性機會。”
股票型ETF
年內份額增加最高
Wind數據顯示,年內ETF份額增加1818.56億份,較年初增長12.57%,達到1.63萬億份;其中,份額增加最多的為股票型ETF,增加867.25億份,其次是跨境ETF,增加570.84億份。同時,總規模增加679.43億元,較年初增長4.19%,達到1.69萬億元。
在多位公募基金人士看來,年內ETF總規模的不斷增長,主要原因在于投資者對A股結構性行情的看好,而ETF作為分散投資的最佳利器,亦獲得資金的追捧。
嘉實基金指數投資負責人劉珈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A股市場實施全面注冊制后,投資標的的擴容提升了投資難度,而ETF作為優中選優、打包一籃子指數成份股的結構化投資利器,加之費用低廉、運作透明等優勢,因此獲得資金的高度青睞。“今年A股市場結構分化加劇,行業熱點表現不一,ETF總規模創新高的背后,是資金正在積極布局結構性機會的表現。”
從熱門主題ETF年內份額波動來看,Wind數據顯示,中證醫療指數份額增加最多,為158.15億份,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和國證新能源也分別增加了81.37億份、61.61億份;不過,從年內指數ETF漲幅排名來看,中證動漫游戲指數漲幅最高,達到75.37%,其次是上證科創板芯片指數,年內漲幅為24.68%,其余主題指數漲幅均為負。
招商基金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蘇燕青補充表示,股票型ETF規模增長較突出,多是主題或細分行業ETF表現更為搶眼,例如醫藥類ETF、半導體ETF、游戲ETF和新能源主題ETF等,這些產品在對應的產業機會表現明顯時,資金會提前大幅布局,這也是年內不同主題或細分行業ETF份額變動的原因。
2只ETF
實現超額募集
截至目前,ETF總量已達790只,其中股票型ETF數量為641只,資產凈值為1.14萬億元,占總規模的67.49%;債券型ETF、商品型ETF、貨幣型ETF、跨境ETF分別為17只、18只、27只、87只,資產凈值分別為408.2億元、232.5億元、2659.9億元、2186.4億元,占比分別為2.42%、1.38%、15.76%、12.95%。
而從發行情況來看,年內新成立ETF37只,有2只ETF實現超額募集(計劃募集20億元),其中就包括1只央國企主題ETF,最低比例配售為41.50%;另有包括嘉實中證疫苗與生物技術ETF等在內的3只產品,募集規模在15億元至20億元之間,其余ETF募集多在2億元至7億元之間。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待審批的ETF多達56只,已審批待發行的有6只;正在發行的有8只,其中有3只為央國企主題產品。
此外,年內份額增加最大的行業ETF為信息主題產品,目前有8只基金跟蹤;份額增加最大的主題為中證醫療指數,有3只基金跟蹤;份額增加最大的指數標的為恒生科技,有10只基金跟蹤;收益最高的指數標的為動漫游戲,有3只基金跟蹤。
對于目前正在發行的ETF,劉珈吟認為,以高分紅、低估值為標的的央國企主題基金或是最佳選擇。“近期陸續完善以國新央企綜指為代表的1+N央企指數體系,預計后續也將有更多主題系列指數類產品配套發行,因此,短期看央企主題ETF或仍將具有較大吸引力。”
平安基金基金經理錢晶表示,目前市場仍處于快速輪動狀態,其中,表現最為強勁的是“中國特色估值體系”、醫藥生物板塊。近些年,央國企公司整體利潤增速較高,且具有高股息、低估值、高流動性等特點,估值修復空間大,且有較高的安全邊際;而醫藥行業修復動能強,二季度以來有不少產品申報或獲批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