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蘋果(AAPL)股價4連跌,盤中最低觸及169.21美元,收跌4.98%,報172.42美元。
據統計,蘋果連續4個交易日累計下跌近23%,總市值蒸發7731.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7萬億元。)
消息面上,據央視新聞援引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推出的“對等關稅”可能導致蘋果公司在美國銷售的主要產品漲價。
據央視財經援引彭博社報道,目前蘋果公司90%的手機在中國組裝,這意味著,蘋果公司將不得不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是自行消化關稅成本,還是將其轉嫁給消費者。
根據投行摩根士丹利的測算,對華加征關稅將使蘋果公司每年增加約85億美元的成本。
央視財經援引路透社報道,分析人士稱,如果蘋果公司將關稅成本全部轉嫁給消費者,iPhone16 Pro Max的在美零售價格將從現在的1599美元,上漲到2300美元(約合16750元人民幣)。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蘋果也在積極為應對關稅做準備,包括提前增加庫存。為了減輕未來的沖擊,蘋果正將更多在印度制造的設備調往美國市場。
蘋果消費者在關稅實施前涌入商店搶購iPhone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來自美國各地蘋果門店的員工表示,上周末門店人滿為患,顧客普遍擔心關稅一旦實施,價格將大幅上漲。大多數iPhone——蘋果最暢銷、最重要的產品——都在中國制造。
一名員工表示,他們所在的門店擠滿了“恐慌性購買”手機的顧客。這位員工說:“幾乎每一位顧客都問我價格是不是很快就會上漲。”
雖然門店并未出現像iPhone發布日那樣大排長龍的景象,但員工表示氣氛就像是繁忙的節假日銷售季。一位員工說:“大家都急匆匆地涌進來,擔憂地問各種問題。”他還補充道,公司并沒有就如何回應這類顧客疑問提供指導。
這股搶購潮也確實轉化為了實際銷量。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美國門店上周末在一些主要市場的銷售額高于往年同期。
iPhone完全回美制造幾乎不可能
據財聯社報道,日內早些時候,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特朗普“絕對”相信蘋果可以在美國生產iPhone等其他設備,“我們有勞動力,我們有資源來做這件事。”
萊維特補充道“而且你也知道,蘋果已經在美國投資了5000億美元。如果蘋果認為他們無法在美國實現這一目標,就不會投入那么大一筆錢。”
對此,投行Needham的分析師勞拉·馬丁(Laura Martin)告訴媒體,如果蘋果在美國生產iPhone,成本將大幅飆升。馬丁還指出,即使蘋果決定要將其供應鏈遷回美國,那么這也將會是一個耗時數年的過程。
馬丁表示,特朗普關稅政策將使蘋果的整體成本增加約50%。她還警告稱,如果蘋果將上漲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可能會推高通脹。
多數供應鏈專家也認為,要在美國完全制造iPhone幾乎是不可能的。先前,投行Wedbush分析師Dan Ives也表示,如果iPhone在美國制造,一臺可能要賣到3500美元(約合2.5萬元人民幣)。
本文綜合央視新聞、央視財經、財聯社、中國基金報、公開信息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