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2023互聯網岳麓峰會“AI致遠,產業圖新”主題論壇在長沙舉行。 劉曼 攝
中新網長沙6月20日電 (劉曼)隨著ChatGPT的爆火,如今的AI大模型儼然成為不少企業新的發力方向,這背后也蘊含了一個巨大的市場。6月19日,2023互聯網岳麓峰會“AI致遠,產業圖新”主題論壇在長沙舉行,專家學者、業界大咖聚焦人工智能發展新格局、新動能,探討產業發展新實踐、新機遇。
“目前人工智能很大部分為機器智能,但自然界的動物、植物如何感知方向,如何找到有用的資源,如何定位、測時其實是屬于自然智能的范疇。”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經南介紹,時空智能,即智能PNT(定位、導航、授時)技術,就是一種生命體感知、探知、認知與生存相關的環境場景時空位置關系并參與生命體趨利避害決策和行為的自然智能。
劉經南說,當前中國時空智能技術的基礎設施是北斗,在北斗的輔助下,時空智能未來不僅能賦能數字經濟基礎設施,還能直接賦能數字經濟。例如賦能自動駕駛,北斗的厘米級定位功能可以給車輛提供導航定位服務,還能繪制供機器使用的高精地圖,通過“北斗+5G”賦能自動駕駛基礎設施精準時空位置,實現厘米級導航定位、環境感知、路徑規劃與決策控制。
“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產業變革節點。”中國電信研究院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梁偉認為,加入人類價值觀和知識邏輯的大模型將成為AI新型基礎設施,中國電信已在網絡AI大模型和司法AI大模型等領域實現應用。
“AI或許能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沒有哪個大模型能夠解決全部問題。”在萬興科技董事長吳太兵看來,大模型可能會帶來包括更大的數字鴻溝、數據安全和隱私等問題。他認為,滿足用戶需求始終是產品和服務的核心,只有將大模型應用到實際場景,為用戶解決問題,才能創造真正的價值。
圓桌論壇環節,國內五家領先的大模型企業代表——華為云計算公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領域總裁尤鵬,科大訊飛研究院AI科學家何山,商湯科技大裝置事業群副總裁何賀,百度智能云華東區總經理吳軍華,云從科技副總裁、數據研究院院長姜迅,共同探索了AI大模型在產業中的實際應用與落地。(完)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