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繳費簽到后,處方信息被同時傳送至藥房,患者來到窗口即可取藥。取藥環節最快只需8到10秒,由過去的“人等藥”變成“藥等人”。這正是智慧醫療服務的場景之一。
8月9日,由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承建的武漢市補短板工程——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已投入運行。
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門診藥房里,一組組機器人補藥、發藥系統全自動機械臂正在快速運行。該院區擁有湖北首個“庫發一體”智慧藥房,配備盒裝藥品智能快發機、全自動口服藥品單劑量分包機、靜脈用藥調配一體機和成品輸液分揀機。藥品從入庫、出庫,到傳送、配發給患者,全程無紙化、自動化、智能化。
據了解,該院區總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開放床位1000張,以打造平疫結合的“數字孿生醫院”為目標,實現遠程會診、就醫等多方面信息化服務。
以往,大型醫院內各類物資運輸,通常依賴“人+小車+電梯”。隨著智慧物流在該院區應用,自動化、智能化配送成為現代醫院物流運行“新常態”。整個院區安裝有箱式物流和氣動物流系統,將病房、手術室、醫技科室、庫房等區域串聯起來,實現了無人配送。不僅大大節省了人力資源,也提高了醫院的運行效率。
此外,無處不在的智慧化、數字化元素也融入停車、餐飲及醫院管理細節。該院區設置2700個停車位,將率先運用智能停車系統,今后患者來院就醫將實現一體化導航服務。
在智慧管理方面,院區建立了數字化運營指揮中心,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將實體醫院從物理空間“搬”到數字空間,成為了一座可放大縮小的等比例“數字醫院”。
借助這套管理系統,工作人員在指揮中心就可以掌握醫院運行動態,大到醫院設施設備,小到醫院的電力、燃氣、水、冷熱源等能耗數據,都能一屏統管、一鍵指揮。“數字孿生醫院”不僅讓醫院更好管理,病患就醫體驗也更加便捷。運用無線物聯網技術,實現物品無人運輸、機器人床邊送餐等服務。
據悉,中建三局“筑”力健康中國,已在全國17個省市地區先后承建超200座醫院,為醫療工程建設提供一體化整體解決方案,打造智慧醫院“新名片”。
(受訪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