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映襯之下的甘肅省金塔縣城美景。金塔縣委組織部供圖
行走在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城區的多個居民小區,隨處可見各種各樣和諧溫馨的情景,到處充滿了“紅”的色彩和溫度。小區居民真切感受到了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向小區延伸的便利,小區環境變得更加美麗、鄰里更加和諧,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躍升。
物業聯系著千家萬戶,和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關系到群眾的生活質量。近年來,金塔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群眾為根本,全力營造城市大黨建格局,創新開啟了“黨員帶頭示范、社會責任優先、服務質量高效、群眾接受認可”的“紅色物業聯盟”管理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條加強城市基層治理的新路徑。
黨建引領
建強“紅色物業”
在現代城市管理中,如何將網格化管理推向縱深發展,是擺在所有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待解之題。近年來,金塔縣按照“黨建引領、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屬地管理、社會參與、多元共治”的原則,把物業企業打造成社區基層治理和便民服務的“左膀右臂”,“紅色物業”成了當地城市治理領域最為耀眼的一張招牌。
“疫情防控時期,由于出門不便,物業及時給我們送來了雞蛋和菜,有什么需要隨叫隨到,多虧有‘紅色物業’的幫助。”家住交警小區3號樓70歲的王大爺感激地說道。
“堡壘無言,卻能凝聚強大力量;旗幟無聲,卻能鼓舞磅礴斗志”。金塔縣牢牢抓住黨建引領物業企業發展這一主線,加快推進17個物業企業和36個物業管理的小區黨組織和黨建工作“雙覆蓋”。通過組建單獨、聯合、功能型黨支部,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先后吸收11名業委會成員擔任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或網格黨支部委員,推薦符合條件的9名樓院黨支部成員通過法定程序進入小區業委會,吸收23名物業負責人擔任小區網格員,選拔、招聘了一批具有奉獻精神、熱衷物管事業、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黨員和業務骨干進入物業企業,大力培養發展黨員職工,為物業企業注入了“紅色元素”,有效提升了物業企業的“紅色氣質”。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物業企業和社區聯防聯控,排查居民1800戶、4700余人;環境衛生整治中,物業企業聯合街道、環衛所積極補植草坪10余處、7000余平方米;在人口普查中,物業企業配合社區入戶走訪群眾4900余戶……“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通過加強物業企業黨組織建設,“紅心”點亮了“民心”,物業企業的“紅色觸角”正打通著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
聯動共治
集結“紅色聯盟”
金塔縣西北街社區地處縣城中心,內有農修廠小區、華泰小區、公路段小區等31個住宅小區,且大多數為老舊小區,基礎設施配套薄弱、日常管理難度較大。房屋水管漏水、門口道路破損、小區電線亂拉……一件件小事,都成為了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的煩心“大事”。
為了切實破解沉疴積弊,金塔縣制定了《黨建引領“紅色物業”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實施方案》,在各居民小區探索建立社區黨組織、駐社單位、業委會、物業公司、業主及各類社會組織“六方聯動”的“紅色物業聯盟”,把原來各管各的一盤“散沙”,凝聚成一股力量。通過每季度召開1次城市黨建聯席會議、每月召開1次民情通報反饋會,實現對居民小區業主提出的實際民生問題“一站式”辦結。
“之前小區內道路兩邊的樹太高了,我們低樓層采光很不好,向物業反映后,兩天內就有人修剪了樹枝,陽臺暖暖的。”“現在維修效率高多了,剛上報小區樓道燈壞了,很快就修好了。”細數著“紅色物業聯盟”帶來的變化,小區居民紛紛點贊。
“‘紅色物業聯盟’建立了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聯動機制,變“單打獨斗”為“同向發力”,有效破解了社區治理中互相觀望、推諉扯皮等頑疾,社區服務的力量真是越來越強。”西南街社區黨總支書記何曉娟說道。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紅色物業’聯盟機制,探索建立“紅色物管中心”,大力推行物業企業“評星定級”制度,力促物業企業盡心盡力扛起小區“大管家”責任。同時,繼續推進黨建治理項目化、契約化、清單制、領辦制,以‘黨建聯盟’打造城市基層治理最優‘生態圈’。”金塔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學林告訴記者。
先鋒示范
激活“紅色細胞”
“以前,物業公司不要說參與創建,就連見物業人員一面都很難。現在,我就是‘紅色物業’的一員,居民有什么事和我說,我一上報就能給大伙兒及時解決。”泰安小區退休老黨員李興林高興地說。
通過打造“紅色物業聯盟”,金塔縣將社區網格、駐社單位、業主委員會、小區物業、小區業主、黨員志愿者等多元主體聯合起來,讓“信任的人”管“自己的事”,有效拓寬了“紅色物業”的觸角。亞盛小區業委會副主任成永萍好點子多,總是能想到群眾參與治理的好方法;鑫盛小區業委會副主任陶忠祖是退休干部,因“紅色物業聯盟”的成立,繼續在創建工作中發光發熱……一大批“紅色細胞”活躍在居民樓院,成為了社區收集民情民意、化解民憂民怨的“流動探頭”。
同時,金塔縣牢牢抓住黨員干部業主這個“牛鼻子”,積極倡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參與社區建設中當先鋒、做表率。深化拓展在職黨員“雙崗雙爭”活動,落實“五聯雙報到”機制,出臺“雙報到”積分管理辦法,組織2800余名在職黨員通過“社區E家”平臺領崗報到,定期開展走訪慰問、病殘陪護、違建制止等10多項“紅色打卡一小時”“吹哨式”服務,形成“工作在單位、生活在社區、奉獻雙崗位”的良好局面;積極倡導廣大居民黨員參與社區“紅色物業”監管,示范帶動其他業主按時足額繳納物業費,合理合法處置相關矛盾問題。同時,采取發布“召集令”,引導“能人”揭榜的方式,選聘128名懂政策、有能力、有威望、有熱情的老黨員、老干部加入小區業委會,帶頭參與“紅色物業”,示范帶動更多居民由“居住其中”到“參與其中”,起到了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讓最接近群眾的人去化解最瑣碎的雞毛蒜皮,有效提高了廣大業主參與物業管理的積極性,物業費收繳率變高了,我們服務業主的積極性也更強了!”金色陽光小區物業企業負責人丁永宏說。
資源共享
巧解“幸福密碼”
“娃娃,我們家咋沒電了?”接到錦繡家園小區潘進國老人的電話,東北街社區網格員魯夢華便第一時間趕到老人家中,與物業工作人員一起查看停電原因,及時為老人解決了問題。
在東南街社區亞盛小區“紅色物業議事廳”,一場別開生面的協調會正在舉行:一側坐著居民代表、業委會主任、物業經理,另一側坐著社區黨總支書記、黨員代表和駐社區單位相關負責人,大家以多方議事的方式圍繞居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拿出方案,協調解決了小區寵物狗擾民、環境衛生臟亂差、下水不通、飛線充電等10余個問題。這種場景,是“紅色物業聯盟”成立后社區居民、業委會、物業企業共同推動小區治理的常態。
“在‘紅色物業聯盟’運行過程中,業委會和物業的關系變得更加密切。有問題大家不用爭、不用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亞盛小區業委會成員仲尚民說。
幸福,是社會發展和人生奮斗孜孜以求的目標,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創新元素和價值取向。金塔縣定準城市黨建“幸福坐標”,以“紅色物業聯盟”織密“連心網”、畫好“同心圓”,走穩走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實踐路徑,讓城市民生建設更加有“溫度”、居民幸福更加有“質感”。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