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城市管理局樹立“以人為本、文明執法、依法治城、和諧共享”的執法理念,積極開展“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從嚴治隊,在加強隊伍建設、為民辦實事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清除線纜“蜘蛛網”
烏魯木齊市城市管理局開展了街巷整治工程。截至今年7月底,烏魯木齊市城市管理局對全市2095條支路(巷道)進行全面整治,著力解決市政設施不齊、路面坑洼不平、環境衛生不整潔、路燈照明設施老化缺失、線網不規范等突出問題。統籌推進沿線居民小區公共服務設施改造建設、市政配套設施建設和環境優化工作,推動社區、街巷環境面貌持續提升。
在街巷整治工作中,累計整治清除線纜“蜘蛛網”77.5萬米,捆扎線纜6萬米,鋪設強電管道7.55公里,拆除電線桿115根,拆除影響市民安全出行的隔離樁、地釘、地鎖等障礙物989處,完善檢查井514座。清洗擦拭護欄等設施1887公里,維護更換護欄等設施32.8公里,修補道路30.3萬平方米,修補人行道花磚4萬平方米,更換路界石6.4公里。累計維護維修照明設施3327處,維修路燈2887盞、LED燈籠525套、更換電纜5363米、更換燈頭251個,累計處理突發事件292起。同時加大對轄區內支路(巷道)、老舊小區、自建房片區的環境衛生保潔力度,清理垃圾19.8萬余噸,整治衛生死角5.27萬處,配齊缺失的垃圾桶等環衛設施2.67萬個,確保環境衛生干凈整潔。加大對亂涂寫、亂刻畫、亂張貼小廣告等行為的查處力度,累計清理清除公共設施、建(構)筑物立面及地面涂寫刻畫痕跡和違法小廣告122.8萬處。
停車不再是“老大難”
烏魯木齊市城市管理局開展了停車泊位建設工程。按照“宜立體則立體、宜平面則平面、宜院落則院落、宜小區則小區、宜路側則路側”和“路外為主、路內為輔”原則,整合社會企業資源,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萬個,加快推進停車設施合理布局,加強運營管理,推動智慧停車模式發展,有效緩解老城區、老舊小區、商圈、醫院、學校等區域停車難問題,營造安全、有序、高效的停車環境。截止到目前,全市即將新增10189個停車泊位,已完成新增共計5913個,完成目標任務58.03%。其中,天山區已完成新增2291個泊位,沙依巴克區已完成新增泊位816個,高新區(新市區)已完成新增泊位1147個,水磨溝區已完成新增泊位459個,經開區(頭屯河區)已完成新增泊位823個,米東區已完成新增泊位377個。
“我們積極與有投資建設立體停車庫意向的企業對接、協調,引導其利用企業優勢和自有土地資源,在人流量密集、交通流量較大的區域建設立體停車庫,緩解我區停車難的問題。”高新區(新市區)城市管理局市政設施站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開展停車泊位工程建設中,烏魯木齊市城市管理局大力推動智慧停車模式發展,編制了烏魯木齊市智慧停車服務管理實施方案,積極宣傳智慧路側停車引導市民有向泊車、有序泊車、依法泊車,持續改善城市停車服務管理水平,在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加強宣傳報道。同時,加強停車秩序管理,采取日抽查、月檢查、重點督查的方式對全市停車場不間斷進行督導檢查,開放封閉的占道停車場30處,其中人行道臨時占道停車場21處,路側停車場9處。
市民如廁“更方便”
沒有異味、沒有損壞坑位、地板干凈、洗手池整潔,衛生間被保潔人員打理得井井有條,如廁體驗感可謂滿分……在烏魯木齊市高新區(新市區)北京中路街道上,門牌號為“直管0679”的是一座公共衛生間。“公共廁所是一項重要的市政公共服務工程,建設好、管理好公共廁所,努力打造令市民使用方便、舒心的如廁環境是我們不懈的追求。”烏魯木齊市高新區(新市區)城市管理局公廁科負責人表示。
烏魯木齊市城市管理局開展了廁所革命工程。按照“市級統籌、區(縣)落實”和“原有為主、新建為輔”原則,采取配建、回購、新建等方式,合理增設環衛公廁。推動便民警務站、賓館(酒店)、金融機構網點廁所對外開放,有效提升公共資源利用效率。加強公廁運行監管,推進全市所有公廁免費對外開放,完善公廁標志標識,定期維護公廁各類設施,確保環衛公廁設施完好、干凈整潔、應開盡開,為群眾提供舒適體驗。
截至7月底,60座環衛公廁建設計劃目前均已完成選址和規劃,正在開展立項等前期手續辦理工作,市城市管理局會同各區(縣)制定2021年60座環衛公廁建設計劃,各區(縣)已開工建設32座,剩余28座待開工。此外,完善了輪椅坡道和殘疾人專用扶手等無障礙設施,在沿街道路醒目的位置新增1406個公廁指示牌。目前,全市公廁指示牌已達到4342個,保證了主次干道500米范圍內就有一個公廁指示牌,強化了服務引導,方便市民就近如廁。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