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市城市管理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的重要指示精神,時刻牢記總書記“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殷殷囑托,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為行動指引,以“為人民管理城市”為根本遵循,以“星期三問城管”活動為重要抓手,持續實施“美麗青島三年行動”“城市環境品質提升行動”“市容環境整治行動”,全面創建“潔序凈美”環境,全力打造“方便溫馨”之城,城市環境品質和市民幸福指數顯著提升,“美麗青島”變得更加“讓本地人自豪、讓外地人向往”。
提升夜景亮化品質點亮城市夜色“風景線”
圍繞“一帶兩點三片區十二干線”,突出“塑山海景觀、展歷史建筑、顯城市肌理、創文化活動”主題,以優秀團隊擔綱總體規劃設計,完成了4000余棟建筑樓宇、30處精品秀節點、20座城市高架立交以及50公里海岸線亮化任務,構建了光彩飄帶、山水城灣、星光璀璨的城市亮化空間格局,多個節點區位成為市民游客夜晚聚集地,成了網紅打卡處、飛手航拍區。
充分利用“山、海、灣、城”全部自然要素,近3.5公里長的“世界之最”浮山灣核心區夜景亮化海岸寬幕演繹大屏,為來賓展示了流光溢彩、時尚美麗的活力青島形象,向世界展現了風光旖旎、夜色闌珊的美麗青島風采。
提升廣告牌匾品質 凈化城市空間“天際線”
圍繞“安全、美觀”總目標,堅持“一街一標準、一店一特色”,改造提升279條重點道路招牌,完成2600條道路門頭牌匾清理整治。累計清理拆除違法戶外廣告、整治規范門頭牌匾160萬平方米,拆除高炮廣告760處,實現了高炮廣告、大型樓頂廣告、大型墻體廣告清零。
編制《青島市戶外廣告和招牌設置總體規劃》和試點道路區域詳細規劃,發布《青島市戶外廣告和招牌設置導則》,率先建立起《條例》《辦法》《規劃》《規范》《標準》《導則》“六位一體”的戶外廣告招牌管理法制體系。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圓滿完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規范城市戶外廣告設施管理工作試點任務。通過廣告牌匾整治提升,城市街面空間更加干凈有序,天際線更加通透高遠。
提升燃氣供熱能力 守牢城市運行“生命線”
構建“兩主三支”高壓管網和環膠州灣次高壓管網輸配、城區“環路”保障的天然氣輸配體系,高壓、次高壓管網全部貫通七區三市,管道天然氣實現“鎮鎮通”。供氣管道總長1.25萬公里,年供氣總量從9.36億立方米增長到17.02億立方米,天然氣用戶數由190.1萬戶增長到252.3萬戶,燃氣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新建供熱管道3695公里、供熱面積8926萬平方米。完成全部185臺燃煤供熱鍋爐改造,全面實現清潔供熱。完成華電青島發電1號、2號機和大唐黃島發電3號機高背壓改造,利用華電青島發電熱源對亨通達熱力和金湖熱力鍋爐房替代,全市清潔能源供熱總面積達到6287萬平方米,增量顯著。
提升環衛保潔水平 守好環境衛生“清潔線”
深入推進環衛行業全時段、全流程、全鏈條、全覆蓋監管,大力開展“十百千”創建活動,全面推動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再上新臺階。重點道路、重要區域全時段、全天候清掃保潔,全市715條主次干道全部實現“兩掃、三灑、一沖”,機械化清掃率達100%,支路、人行道達66%以上。創建省級深度保潔道路377條,年內再達標330條。
推進“小車進院、車站對接”,優化“桶車對接、車車對接”,抓好全流程監管,實現生活垃圾收運全密閉、全清潔、無污染、無撒漏。深化“廁所革命”,優化公廁布局,抓好規范管理,城市公廁空間布局更加合理,設施設備更加完善,服務管理更加精細。打造“凈善境美”“如廁如家”服務品牌,顯著改善市民游客如廁體驗。
提升體系建設水平 打造垃圾分類“時尚線”
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強化頂層設計、優化體制機制、深化宣傳發動、健全分類體系,分類理念深入人心、分類氛圍空前濃厚、分類習慣逐步養成。已按期完成國家確定的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目標,并進入全國46個重點城市考核第一梯隊。
建成區76個街道、725個社區、5528個居民小區以及2329個公共機構等已實現垃圾分類設施全覆蓋。擴面、規范、提質,完成3275個標準化桶點升級改造和5531處撤桶并點,創建達標街道64個。設置分類收運線路712條,其中廚余221條。現有廚余垃圾處理設施14座(含就地處理)處理能力510噸/日,焚燒處理能力8700噸/日,全市范圍提前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走在全國前列。
提升綜合執法效能 筑牢城管執法“保障線”
堅持“721工作法”,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執法隊伍規范化管理邁上新臺階,全市157個基層執法中隊中148個達標星級。嚴格執法、規范執法、文明執法,行政執法效能不斷提升。實施“三年治違行動”“百日攻堅行動”,有效治理存量違法建筑,較好控制新生違法建筑,共拆除各類違法建筑2635萬平方米,實現了拆違治臟、拆違治亂、拆違還地、拆違增綠。
開展重點領域執法攻堅,發起“春季攻勢”“夏秋攻堅”“冬季決戰”,持續治理占路經營、清理游商浮販,應捕盡捕流浪犬,清理亂貼亂畫、亂堆亂放、地樁地鎖,解決了一大批影響市容秩序的難點問題。查處亂圈亂占、毀綠占綠2600余處,恢復綠地7.7萬平方米。
提升科技賦能水平 拓展城市管理“智慧線”
作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試點城市,圍繞“一中心、一平臺、一張圖、N應用”,全面匯聚28個部門及區市數據,建設7大系統,打造24個應用場景,實現供熱燃氣“實時監測”、環衛作業“數字管控”、市容問題“智能抓拍”、戶外廣告“智能監管”、違法建設“智能防控”、便民服務“一線聯通”、運行狀態“一屏盡覽”,構建起“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協同聯動、全市一體、高度集成”的平臺體系。受理城市管理案件1300余萬件,結案率99.5%,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依托平臺,實現建筑垃圾運輸軌跡可查、運量可統、違規可判、源頭可溯,提高了監管效能,為順利完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全國首批建筑垃圾治理試點任務奠定了基礎。
提升為民服務水平 架構市民群眾“連心線”
堅持走好開放路、打好服務牌。以連續六屆全國文明單位“12319熱線”為核心,健全完善問題閉環管理機制,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創新開設“星期三問城管”專線專欄,開展便民服務“五大行動”,下大氣力解決市民的煩心事、憂心事,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堅持“和老百姓坐在一條板凳上”。實施公廁24小時開放,讓市民游客如廁更加方便;實施“席地而坐”“落葉緩掃”“落雪緩清”,為城市留住溫暖、留下記憶;設置220處便民攤點、早夜市,提供3萬個攤位為城市增添“有溫度的繁榮”;實施“個十百千萬”工程,實行街長制、“三長一站”工作模式,開放工作場景,推進全民城管、全員參與、共治共享,不斷推動城市治理向“最后一米”延伸。
“十四五”時期,青島市城市管理局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狠抓“全民城管、溫馨城管、品質城管、智慧城管、高效城管、韌性城管”六大建設,為把青島建設成為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