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是一名山東省高密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一名執法隊員。3本獻血證8年獻血史,青春榜樣奉獻拳拳愛心。
3本獻血證,8年獻血史,5200毫升的獻血量,這些簡單卻不平凡的數字記錄著一位無償獻血者的默默付出。獻一次不難,一獻獻了8年,卻很不容易。從最初風華正茂的“小鮮肉”到如今的已然“而立”,無償獻血見證了王剛的近十載青春年華。“獻血已然成為我的一個習慣,割舍不掉的情懷。”王剛如是說。
205毫升造血干細胞,熱血青年傳遞生命希望
善良與愛心是一顆種子,它在心中發了芽就會扎根,就會開花結果,長成參天大樹。2018年,王剛在無償獻血時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意義,毫不猶豫地同意采集了10毫升造血干細胞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了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雖然造血干細胞的匹配成功幾率極小,他那時就想著或許有一天能給別人帶去希望。
夢想終究會成真。2019年底,正在工作崗位上的王剛突然接到來自山東省紅十字會的電話,說他和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問他是否愿意做進一步檢測。他既意外又倍感幸運,想到能夠挽救一條生命,他當即表示愿意幫助這名患者。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王剛積極配合完成高分辨血液檢測、健康體檢等各個流程,確認完全具備捐獻條件。這段時間里,他心情非常激動,想到自己的血液能給另一條被病魔纏繞的生命帶去希望,每天心急地等待入院捐獻通知。確定捐獻后,他依舊兢兢業業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為了能在捐獻時達到最佳狀態,他每天騎行上下班,風雨無阻。
2020年4月8日上午,王剛懷著激動的心情,在單位領導、同事的歡送中踏上了前往濟南的火車,奔赴齊魯醫院接受捐獻采集工作,開始用他質樸的行動譜寫無私的人間大愛。在醫院連續注射了四天的動員劑后,4月13日上午,王剛成功捐獻205毫升造血干細胞。“捐獻完后,想到那名白血病患者就要得救了,我感覺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了。”王剛說道。這是一次輸送生命之源的臻愛救援,抒寫人間溫情;這是一次跨越區域阻隔的生命傳遞,譜寫無私大愛。在這春意盎然的四月,“80后”城管執法隊員王剛光榮地成為高密市第7例、濰坊市第62例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并實施捐獻的志愿者。
應急第“1”反應,疫情面前堅守使命初心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盞明燈。作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王剛身體力行詮釋先鋒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又一次以“第一名”身份報名參加防控疫情應急突擊隊,義無反顧代替受傷同事繼續從事疫情防控督導工作。他說:“有一份熱,發一分光。用心守護,盡己所能。”
造血干細胞捐獻雖然已經結束,青年黨員的正能量還在不斷傳遞,光榮的使命還在繼續。王剛用自己的行動,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隊伍中來,“生命可貴、大愛無疆”,社會需要更多的志愿者用實際行動為生命的延續開創新篇章。他是我們城市管理系統的青年榜樣,激勵著越來越多的黨員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匯聚著越來越來多的向上力量回報服務社會。燃初心、擔使命,青春與榜樣同行,讓我們為城管好青年點贊!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