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著高高的馬尾辮,舉著“長槍短炮”的攝影器材,在一群專業的男攝影師中,這位身材嬌小的姑娘顯得那么與眾不同。她就是麻城市城管執法大隊通訊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麻城市旗袍協會秘書長肖小芹。疫情期間,她不懼風險、深入一線,以手中的筆和鏡頭為武器,在麻城疫情防控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錘煉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記錄特殊歷史,講好抗疫故事,傳遞抗疫精神和力量。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自除夕之夜第一批醫療隊員出征湖北,全國已有330多支醫療隊,4萬多名醫護人員勇赴“疫”線馳援湖北。他們以生命踐行醫者使命,以擔當彰顯濟世情懷,用血肉之軀筑起了護佑生命的鋼鐵長城。為拍攝醫務工作者脫掉防護服、摘下口罩的最美瞬間,為歷史存照、為英雄立傳。3月5日,麻城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組織市攝影家協會會員成立攝影小分隊,并制定嚴密的防控措施和具體的實施方案。由市攝影家協會主席楊金洲帶隊,帶領蘭俊良、程剛、孫登波、肖小芹在湖南援麻醫務工作者駐地拍攝。
出發、出發,沖在最前線;記錄、記錄,貼近零距離。
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她聞令而動,毅然背上了心愛的相機逆行向前,用鏡頭記錄下38名湖南馳援麻城抗疫醫護工作者脫下防護服、摘下口罩后的最美瞬間,定格這一大愛無彊的歷史時刻。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沖鋒在前”。自大年三十開始,她堅守崗位,及時做好宣傳工作,市區各交通卡口、重要地段經常能見到她活躍的身影。她說:“以生命為重,麻城人民為打贏這場戰爭表現出大無畏精神,讓我感動,我一定要把這些瞬間定格為永恒,記錄下我可愛可敬的父老鄉親們”。在抗疫一線,她堅持新聞報道服務于防疫大局的原則,以筆為槍、抗疫為民,提升群眾防控意識、激發力量,分別在麻城市文聯微信公眾號刊載專欄《逆行英雄 大愛無疆》、《戰雪情 守疫線》,以鏡頭語言書寫戰“疫”群英譜。
為了采集最新信息,她甚至凌晨三點多到東正街、北正街去采集市城管執法大隊夜間市容防控信息。她采寫的《抗擊疫情 爭當先鋒 湖北麻城市城管執法大隊在行動!》、《抗“疫”期間 城管這些暖心故事不斷上演》、《戰“疫”一線,“最美全家福”》、《“疫”不容辭 當好復工復產“護航人”》講述了一線城管隊員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普通人的故事,展示“平民英雄”的精神力量。
疫情是鍛造忠誠的熔爐,擔當是阻擊疫情的利劍。疫情爆發后,湖北省防控物資緊缺,各醫院、防控一線紛紛告急。她一面組織旗袍協會承擔起公益組織社會責任,率先發起募捐,一面千方百計對接緊缺醫療防護物資,從正月初一下午開始募集捐款,短短一天半,籌集善款14100元,購買了4000只KN90口罩,全部捐贈給市防控指揮部和市環衛處用于一線救治防控。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護士小潔是麻城鹽田河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她推遲婚期堅守崗位。她父親患有嚴重再生障礙性貧血,需長期服藥,原本準備給父親治病的藥因封城管控也沒法帶回去,如果父親繼續斷藥,會危及生命。2月14日,萬般無奈的小潔轉輾找到麻城市愛心救助會求助,為了讓小潔安心在醫護一線工作,肖小芹下班后和會長王程、理事梅國棟連夜驅車將急需藥品送到鹽田河小潔父親的病床邊,小潔的家人感動得連聲說“謝謝”。
柔肩擔重任,危難顯芳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肖小芹義無反顧、沖鋒在前,為遏制疫情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貢獻;她同時不忘女攝影人的使命和擔當,用鏡頭記錄真實客觀的疫情阻擊戰戰況,禮贊抗疫勇士的精神,鼓舞人們戰勝疫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