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 建功“十四五” 開啟新征程】
蕪湖市總建立梯度困難職工檔案
分類分層實現精準幫扶全面覆蓋
安徽省蕪湖市總工會近期出臺文件,依據困難職工家庭困難程度,建立梯度困難職工檔案,并實施分類分層幫扶,突出民生工程保障作用。
根據不同困難程度,蕪湖市總將困難職工分為深度困難、相對困難、意外致困3個層級,將因突發事件、意外傷害、患重大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職工家庭納入幫扶范圍。在突出重點幫扶深度困難職工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覆蓋相對困難職工和意外致困職工,實現對不同困難程度職工精準幫扶的全面覆蓋和有效銜接。
文件要求,各級工會根據困難職工的致困原因實施精準幫扶,開展常態化的生活救助、醫療救助和助學救助。根據職工困難程度,每年生活救助最高可救助12個月低保標準,助學救助最高10個月低保標準,醫療救助最高2萬元,深度困難職工根據困難情況還可享受多項救助。
“脫困后,給予6個月漸退期,作為送溫暖重點對象,防止返困。”為健全完善困難職工脫困防返困機制,確保幫扶實效,文件進一步明確困難職工家庭脫困退出標準、嚴格退出程序,加強對脫困入戶調查、核實確認、研究審批等環節的審核把關,確保困難職工家庭脫困退出符合客觀實際。
據了解,2020年,蕪湖市總在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困難職工幫扶民生工程的同時,還積極實施困難職工四個精準“回頭看”,全面梳理2018年以來全市脫困、注銷和在檔困難職工檔案。
在此基礎上,蕪湖市總組織各級工會干部,集中力量逐人逐戶對脫困、注銷職工家庭進行電話回訪、實地走訪。對脫困后又遇到新情況,仍符合相對困難、意外致困建檔標準的職工家庭,建立相應檔案繼續幫扶。
“通過工會精準幫扶,構建層次清晰、各有側重的困難職工梯度幫扶格局。”蕪湖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市總建立健全城市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體系,全市在檔深度困難職工家庭已于2020年底全部動態實現解困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