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鄧州市城市綜合執法局不斷強化執法隊伍建設、夯實執法隊伍基礎、提升執法隊伍素質,持續鍛造對黨忠誠、雷厲風行、勇于擔當、服務群眾、公正廉潔的優良作風,努力建設政治堅定、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依法履職、廉潔務實、人民滿意的城市管理執法隊伍。
內外兼修“強基礎”
鄧州市城市綜合執法局堅持黨建引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人民城市為人民”工作理念,秉承“初心擔當、匠心管理、鐵心執法、暖心服務、真心為民”的“五心”城管精神,發揚“務實、精細、嚴謹、創新”的城市管理“啄木鳥”精神,以清風城管“五盯”工作法為保障,強化擔當、立足崗位,以實際行動守初心、擔使命,奮力開創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
優質的城市管理離不開優秀的城管執法隊伍。為打造學習型城管執法隊伍,鄧州市城市綜合執法局積極開展業務大培訓、崗位技能大比武等活動,通過理論學習、現場模擬執法等形式,不斷增強執法人員法律意識,提升執法水平和能力。
為提升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從實戰、實用出發,每季度開展一次執法行為規范、軍事訓練、應急處置等科目的崗位大練兵輪訓活動,鍛煉執法人員的身體素質,提升執法人員精氣神。通過崗位大練兵、大比武的方式,以“禮”提神,以“訓”提能,從軍姿軍容風紀姿態上抓隊伍形象,從稍息立正齊步正步上抓隊伍紀律,將軍訓成果運用到日常執法工作中,保持強烈的進取精神、旺盛的拼搏斗志,為今后更好地開展城市管理各項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多措并舉“轉作風”
變管理為主動服務,變末端執法為源頭治理,深入推進服務型行政執法,全面落實“721”工作法,踐行“管理與服務并重,處置與疏導結合”的執法理念,綜合運用提示、引導、規勸等非強制方式開展行政執法工作。積極探索行政指導融入行政處罰制度,提前介入、主動提醒,從源頭上化解行政相對人“被罰”風險,融洽了執法人員與群眾之間的關系,得到社會一致好評;與沿街單位、門店簽訂門前“五包”責任書,提高經營戶的責任意識,引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營造“城市是我家,維護靠大家”氛圍;組建女子綜合應急執法服務總隊,將執法和勸導相結合,對違法行為進行規范化引導,以真誠換合作,堅持“服務+監管”雙向并舉,持續推進行政執法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讓執法有力度更有“溫度”。
在執法過程中,堅持疏堵結合、以疏為主,針對“馬路市場”“流動攤販”侵占城市公共空間這一“老大難”問題,按照“便民利民不擾民的原則”,引導馬路市場、占道經營退路進店、規范經營,在人流攤販集中的路段,設置早夜市便民疏導點30余個,優先安置市域范圍內低保戶、下崗職工、殘疾人、貧困戶等困難群體,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既實現了治亂防堵,規范生產經營秩序,又使城市充滿“煙火氣”,充滿“人情味”;創新管理服務模式,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城管驛站,以城管驛站為載體,大力推進服務型行政執法向群眾、商家、企業、基層延伸,幫助廣大群眾就地解決“急難愁盼”,全力打造“主動服務型”城管,延伸服務觸角,拓展服務范圍。
以推動城市治理精細化為抓手,著力提升社會治安防控和綜合執法工作水平,發揮“公安+城管”資源共享、力量疊加、業務融合、協同聯動的優勢,將公安和城管資源有機融合,開展“城警聯勤”行動,交警、城管等執法服務力量下沉網格,聯合開展“馬路辦公”,在“馬路上辦”“馬上辦”“辦就辦好”;建立“護學崗”“護考崗”“疫情監測崗”,雙方共同發力,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為導向,以“城警聯勤”機制為載體,精準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各類城市管理問題,持續提高城區社會治安穩定和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
齊抓共管“樹形象”
健全行政執法人員管理制度,全面實行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爭取每位執法隊員做到“四會”:會管理、會記錄、會填寫執法文書、會處理執法過程中的突發問題。持續加強行為規范,全面落實《城市管理執法辦法》等法律法規,遵守《城市管理執法行為規范》,做到著裝規范、用語規范、行為規范、程序規范,使城管執法隊伍的精神面貌和整體形象煥然一新。以盯責任、盯風險、盯教育、盯信訪、盯宣傳的“五盯”工作法,著力構建“清廉城管”,全面落實執法全過程記錄,行政執法公示、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完善行政處罰立案、審核、決定的程序,不斷提高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水平。
積極開展“鐵拳”系列專項整治,敢于亮劍城市頑疾。對城區范圍內長期侵占公共空間,影響群眾利益的“僵尸車輛”“僵尸圍擋”進行整治,共清理城區主干道長期占壓道路“僵尸車”260輛,拆除“僵尸圍擋”3000余平方米,歸還公共道路1.5萬余平方米;為營造干凈、整潔的城市形象,凈化校園周邊環境,通過“僵尸廣告”“凈化校園周邊”專項治理,清理各類“僵尸廣告”300余處,勸離校園周邊長期店外經營、流動攤點50余家,拆除學校周邊20余間占道簡易棚,歸還公共空間2萬余平方米。
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針對群眾反映城市停車難問題,本著應劃盡劃的原則,在市區新增施劃機動車停車位2581個,施劃非機動車停車位5000余個,竭力營造暢通有序的城市環境。為緩解學校門前交通擁堵,在市幼兒園門前新增限時停車位70余個,為群眾接送學生停車、出行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進一步提高為民辦事效率,全面推廣“碼上清楚、碼上辦”服務,簡單便捷、周密完善的網上辦事模式,讓群眾少走路,讓數據多跑腿,既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又提高了群眾辦事效率,以實際行動為群眾辦實事,塑造“人民滿意城管”品牌。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