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安陽市城市管理局始終把防范化解城市管理領域公共安全風險擺在突出位置,著眼推進市域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統籌發展與安全,加強城市管理,改進執法行為,全力化解矛盾風險,助推安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作為城市管理部門,所承擔的任務關系到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看似是一樁樁小事瑣事,但件件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冷暖安危,事事連著人民群眾的心。堅持人民至上、為人民管好城市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初心,必須堅持與人民“心連心”,改變以往粗暴式、對立式的管理。
安陽市城市管理隊伍在執法過程中,遇到群眾難事主動幫扶、攤販占道主動引導、老人摔倒主動援助的好人好事屢見不鮮,受到群眾好評。
堅持依法行政。近年來,安陽市城市管理局積極推進城市管理法治化,多謀長遠之策,多行固本之舉,多做夯基之功,發揮法治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積極預防和妥善化解各類社會矛盾,深化依法行政實踐,確保城市秩序既充滿生機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城市管理領域地方立法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地方立法工作走在省市前列。
落實“721”工作法。在城市管理領域大力推行“721工作法”(即“70%的問題用服務手段解決,20%的問題用管理手段解決,10%的問題用執法手段解決”)全面改進城管執法方式,堅持服務為先,融管理于主動服務,變末端執法為源頭治理。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靈活運用說服教育、勸導示范、行政指導等非強制行政手段,徹底杜絕粗暴執法現象,全面提升城管執法隊伍整體形象。
實施包容審慎處罰。建立健全包容審慎監管制度,改變以往一查了之、一罰了之的做法,輕微違法行為通過責令改正、批評教育、告誡約談等措施,實現執法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對弱勢群體占道經營問題,實行首次教育引導、告知疏導,二次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三次從輕處罰、以示懲戒,三次以上從嚴查處、依法嚴管,切實加強行政處罰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環節行政指導,讓執法更有溫度、更顯理性、更富人情味,避免生硬執法引發矛盾沖突。
實行道路分級管理。按照“示范路嚴禁、次干道嚴控、背街小巷有序”的原則,對城區50多條道路劃分了三個等級,實行分級管理、分類施策,允許合理區域商戶適度外展外擺,增強管理的精準性,確保城市道路干凈整潔、安全暢通。
實行“堵疏結合”。按照“放而有序、管而有度”原則,堵住市容秩序亂象,疏導群眾生活需求,從管控取締轉變為規范疏導,保障“繁榮”與“市容”兩不誤、兩促進,全力推進流動商販“退路進廳”,實現還路于民、方便群眾、惠及民生。
實施民生項目。全力實施“兩場一所”重點民生實事,牽頭組織各縣(區)新建和改建農貿市場、停車場、新建廁所等,有效緩解了群眾停車難、買菜難、如廁難等問題,減輕了市容環境管理壓力。
實施惠企紓困。積極推動惠企紓困,助推小微企業經營發展,出臺惠企利企硬性措施。簡化零售企業裝修、廣告牌匾設施設置審批程序,審批時間壓減為一個工作日,放寬戶外促銷活動限制;推行建筑渣土清運核準“報備開工、同步核查、上門辦理、一日辦結”;持續推動圍擋專項治理,清理不規范圍擋,切實保障沿街商戶正常經營;狠抓便民攤群點規范設置,促進困難群眾靈活就業;開展停車場所專項治理,施劃公共停車泊位和夜間限時停車泊位,方便市民停車。
加強城市管理宣傳。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抖音、視頻號等多種渠道,拓展城市管理宣傳覆蓋面,傳播城管好聲音,講好城管好故事,典型引路,正向激勵,激發干部職工倡新風、樹正氣。依托官方網站、“安陽城管執法”“安陽數字城管”微信公眾號,受理群眾留言,暢通群眾反映問題渠道,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開展沿街商戶星級評選。在城市管理領域扎實開展沿街商戶星級評選活動,每季度評選并通報表揚一批五星級門店,聯合市委宣傳部門、文明辦上門授牌,建立激勵機制,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城市管理,形成城市管理部門與商戶共建共治共享新型治理格局。
建立城市管理社會監督員隊伍。加強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聘請50名社會各界人士作為城市管理義務監督員,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促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加貼近民生、體現民意、符合民情,架起了溝通聯系的橋梁。
推動府院聯動。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建立府院聯動機制的決策部署,著力加強司法銜接,推動“城管法庭”“城管檢察室”建設,加快構建市容管理、違停治理等非訴案件執行、非接觸性執法新模式,慎用查封、查扣等強制手段,既彰顯法治力度,又傳遞法治溫度,積極防范化解風險。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