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小攤看似不起眼,卻在群眾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來,為解決流動攤販帶來的占道、衛生等問題,各地城管部門積極踐行“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設置便民攤點,加強規范管理,既顧全城市的“面子”,又照顧攤販的“肚子”,還能方便附近居民,讓城市煙火氣更濃。
“引攤入市”遏制經營亂象
為解決無照流動經營屢禁不止問題,各地城管部門走出一條“引攤入市”新路子,按照“統一規劃布置、統一攤位樣式、統一規范管理”的模式,為流動攤販“安家”。
“感謝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這些下崗工人多了條謀生路。”湖北省麻城市第七實驗小學便民點攤主張大叔說道。夜晚時分,形形色色的小攤活躍在麻城市的便民點。攤主們推薦著自己的商品,人們在攤位前挑選蔬菜,玩具攤傳來孩子們的笑聲,各攤位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一個月前,這里泥土、石塊堆積,還存在一些偷倒垃圾現象。為合理利用場地,同時解決第七實驗小學周邊游商亂象,城管部門多次與城投集團進行溝通,協商在學校周邊增設臨時疏導點。
疏導點的選址也大有講究,初步制定了兩套方案,一是設置在道路北面,即學校斜對面,二是設置在道路南面,也就是學校沿線。考慮到學校周邊交通因素的影響,在北面設置疏導點,學生及家長抵達疏導點將要穿過馬路,無形中增加了很多安全隱患,也會減少攤位的客流量。最終將疏導點定在道路南面。
說干就干,3月初,城管部門調用1臺鏟車及1臺沙土運輸車對場地進行了平整,可容納30余個攤位。
在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立言路周邊,工地相對集中,高峰期有近700名建筑工人需要用餐,但工地設置食堂較少,周邊的餐飲店也相對較遠。因此,經常有流動攤點利用午間和傍晚時間占道經營,很多工人就聚集在路邊吃盒飯,不但堵塞了原本就比較狹窄的道路,而且一些垃圾隨意丟在路上,影響了市容環境。
在綜合考量實際情況后,近日,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城市管理局杏林中隊采取堵疏結合的方式,規范整治集美新城立言路周邊流動攤點,有效解決了矛盾問題和臟、亂、差現象。
杏林中隊對接市政園林部門,協調臨時用餐點設置用地問題,統一約談臨時用餐點商販和工地管理方,明確相關日常規定和事項,解決臨時用餐點日常管理問題。同時設置臨時用餐點管理規定、公示牌、責任牌和隔離石墩,以加強商販的自我管理意識,確保用餐點規范、安全。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設置臨時用餐點,引導商販按時、按點有序經營,不僅給商販和工人創造了一個安全的經營、就餐環境,也有效地遏制了占道經營亂象,維護了城市環境秩序。
“小修小補” 方便百姓生活
隨著城市的發展,過去在街頭巷尾的“小修小補”攤位難覓蹤跡,使得居民不少生活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近年來,各地城管部門一手抓服務群眾、商戶,一手抓城市管理精細化,堅持“不影響市容,便民不擾民”原則,讓修鞋、配鑰匙、修車等小修小補規范有序回歸百姓生活。
“冬天凍不著、夏天曬不著,生意更加紅火了?!比涨?,在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清風街與商都路交叉口的“三修”(修車、修鞋、修鎖)便民點,60多歲的攤主傅師傅說,以前由于攤位不固定,好多老顧客找不到,生意也受影響。如今,政府給免費設立了攤位,還有統一的遮陽傘、圍欄和防污染地墊,老顧客經常光顧,日子也逐漸好了起來。
“堅持精細化服務,讓城市管理有溫度?!饼埌矃^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本著“文明執法、溫情執法、為民服務”的宗旨,通過走訪廣泛征求意見,以群眾利益為出發點,在既容得下又不影響交通和市容環境的情況下,設置了“三修”便民點。
在清風街商貿城南門、中州路與文源街交叉口西南角等10處“三修”便民點,該局設置圍欄,規范管理,同時向便民點經營者發放《安陽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資料并詳細講解,要求其遵守城市管理規定、保證攤位周邊環境衛生干凈整潔。
在江蘇省揚中市,為破解流動維修攤點難找難管的問題,城管部門科學合理布點,設置“小修小補”便民服務點19個,規范擦鞋、修鞋、修補、配鑰匙等多家行業經營。執法大隊定期進行督查巡查,完善長效機制,加強日常管理,改善城市環境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時,真正把民生服務落到實處。
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近日,全國“小修小補便民地圖”上線,揚中市的各類便民服務點也可在其中查詢。市民只需打開微信,搜索“小修小補便民地圖”,即可進入“便民修補小店地圖”,快速找到家門口的“小修小補”點位,查看地理位置、門面照片、營業時間、聯系電話等,并可一鍵導航。
“一攤一證” 加強規范管理
便民攤點有了,管理也不能落下。為進一步提升市容環境秩序,給市民營造一個干凈、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各地城管部門出臺工作舉措、加強攤點規范管理,讓城市煙火氣更濃厚。
夜幕降臨,在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仁和天地的道路兩側,便民夜市的攤主們早已準備好開市。攤位排成了長龍——網紅小吃、新鮮水果、甜品冰激凌、服裝、箱包鞋帽、綠植、小萌寵、玩具等30多種業態琳瑯滿目,吆喝聲此起彼伏,一派濃濃的城市煙火氣拉開了夜市經濟的序幕。
今年以來,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城市管理部門本著“辦理民生實事、助力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形象”原則,轉換思路,變堵為疏,通過“一攤一證”亮證經營的規范經營模式,在促進“夜間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同時,也提升了城市顏值和市民的滿意度。
截至目前,除仁和天地便民夜市以外,宜賓市南溪區還在城區內的文化廣場、仙源廣場兩處攤販集中擺攤點位,共為345戶攤販辦理了攤位證?!皵偽蛔C”上不僅有攤位編號,還有經營類別及健康證,實行“一攤一證”管理方式,并與攤主簽訂文明經營承諾書,有效規范經營行為。
日前,山東省濰坊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做好新時期規范設攤經營活動的指導意見》,共出臺十項工作措施,包括劃定設攤開放區域、允許商戶外擺、首違不罰等,讓便民攤點群“組團回歸”。
指導意見中明確創新打造特色示范街區,各縣市區、市屬各開發區根據《濰坊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專項規劃》,在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水岸夜生活體驗區、園區、商圈等自有區域及已批準公共區域內開展試點,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實施方案應確定運營主體及責任人、經營業態、時段、區域、攤位數量、設施、外觀,落實管理要求。征求周邊居民意見,建立設置和退出機制,并向社會公布。
指導意見還明確了科學劃定設攤開放區域,各縣市區、市屬各開發區規劃設置特色點、疏導點、管控點,作為設攤開放區域。特色點主要打造特色突出、主題新穎、品牌匯聚的示范街、打卡點、步行街等;疏導點是以滿足群眾基本需求為主,采取入場入室經營方式設置的便民攤點群等;管控點是利用閑置空間限時開放經營的早夜市、應季瓜果銷售點等。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