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信廳近日發布《湖南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1年,湖南省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人工智能產業如何沖擊千億?3月4日,記者采訪了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
湖南人工智能產業總體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無人駕駛市場推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今年將在長沙開始商業化的試運營,屆時在長沙的一些區域,乘客可以打到無人車。
與此同時,位于湖南湘江新區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內,全國首條開放道路智慧公交示范線正在試運行。春節過后,來自百度、京東的智能駕駛汽車集結長沙,早早地在高速公路測試區、集群測試場內開跑。
“湖南的人工智能產業總體水平位居全國前列。”省工信廳總經濟師熊琛表示,近年我省人工智能產業鏈不斷完善,已初步形成具有國內重要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引領區、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和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區。
初步統計,我省人工智能產業鏈相關企業近400家,長沙、瀏陽、寧鄉、湘潭等地已形成產業集聚區。
在人工智能產業鏈的上游基礎層,湖南超算中心、長沙工業云平臺、永州華為云計算數據中心等機構可為人工智能提供云計算服務、數據支撐;景嘉微電子生產的國內首款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GPU芯片,可為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算法及數據處理提供基礎運算能力;中電48所、湖南啟泰信息等企業從事高端傳感器的科研生產。
中游技術層,我省擁有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湖南人工智能學會、自興人工智能研究院、湖南先進傳感與信息技術創新研究院等多家科研機構以及一批創新型企業。
我省80%以上的人工智能相關企業集中在下游應用層。安克創新、藍思智能機器人、中南智能、三一、中聯、時代電動等一批企業,在智能駕駛、智能制造、智能工程機械、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等應用領域發展較快,特色優勢明顯。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人工智能已上升為國家戰略。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人工智能已成為“最緊的風口”。
省工信廳統計,目前我省人工智能核心產業整體規模約60億元,年增速在20%以上。
未來3年實施五大任務,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行動計劃》提出,未來3年湖南將實施五大任務,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關鍵技術創新計劃。組織開展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核心部件與系統研發,建成10個左右國際國內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和開放創新平臺,形成一批核心發明專利、技術標準規范。
智能產品創新計劃。結合湖南實際,重點支持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取得突破,智軌列車等智能軌道交通產品加速產業化,智能工程機械產品全球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智能機器人產業鏈不斷完善,智能信息終端、智能家居等產品水平大幅提升。到2021年,形成重點支持的人工智能技術研制、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工程項目20個。
重點領域創新應用計劃。實施“人工智能+”,形成AI+工廠、AI+醫院、AI+學校、AI+政務、AI+金融、AI+安防、AI+網聯汽車測試區、AI+社區、AI+景區、AI+園區10個深度應用示范場景,3年內建設60個以上應用示范項目。
集約集聚發展計劃。依托長沙、株洲,培育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軌道交通產業集群,打造特色產業園區或人工智能科技城。未來3年,全省將建設并授牌10個產業基地,培育重點企業20個以上,引進10家全國知名人工智能龍頭企業。
支撐體系構建計劃。加大基礎支撐平臺建設、構建智能基礎設施體系、強化網絡信息安全保障建設等,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行動計劃》提出,通過加強組織保障、加大政策支持、深化開放合作、優化發展環境、加強人才培育5項保障措施,確保五大任務順利實施、產業加快發展。如,以財政性資金鼓勵引導各類投資機構、金融機構加大對人工智能產業的投資;支持跨國公司、國外研究機構在湖南設立專門機構和生產企業;開展人工智能成果轉化、重大產品集成創新和示范應用;鼓勵以各種方式引進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及團隊等。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