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要讓大家今后在國內外,只要提到南京,就知道這是一片創新的熱土,只要提到創新,就想到南京來。”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說。
????2019年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南京舉行創新名城建設推進大會,再次聚焦科技創新工作。
????在“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大局中,南京公安研究院以科技創新為先手棋,積極在技術研發、安全保護等方面進行前瞻性布局,全面支撐南京智慧警務新體系建設,助力平安南京首位度不斷提升,走出了一條以科技化、智慧化服務支撐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力爭打造成為公共安全領域一流的“中國智谷”。
????內研外聯,南京公安研究院打造創新生態圈
????2016年5月,南京市公安局創國內先河,與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共同創新成立全國首家城市一級公安研究院。
????不到三年的時間,南京公安研究院已與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騰訊、阿里云、360企業安全集團等60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大數據模型算法、指揮調度與控制等領域成立了8個研究中心,成為拉動南京公安研究院科技創新的“八架馬車”。
????立足自主研發,南京公安研究院全面參與設計研發了警務大數據、微警務以及安檢云、人像云、語音云等30余個重大項目,并在智慧社會管理、智能警務應用、視頻物聯、信息網絡安全、智能應急裝備等方面已形成5個產品線,已有50余項研究成果得到推廣并投入使用,形成了完善的發展生態圈。
????2018年,南京公安研究院交出了一張耀眼的“成績表”:獲得江蘇省2018第一批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江蘇省“最具成長性高科技企業”、江蘇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功舉辦了全國首屆智慧公共安全高峰論壇,斬獲2018年中國智慧城市百佳核心企業獎、百佳應用場景獎、百佳優秀機構獎和百佳考察目的地獎四項大獎。
????科研之路無止盡,努力永遠在路上。據悉,南京公安研究院還制定了“2019奔跑計劃”,即充分整合國內外創新資源,聯合南京東南集團、明略軟件和中國(南京)軟件谷全力打造全國首個公共安全人工智能產業園。通過3-5年努力,集聚國內外高端人才100名,人工智能領域龍頭企業8家、中等規模企業20家,孵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50家,逐步構建百億能級公共安全領域國內一流、世界有影響的科創園區,努力打造南京市的產業集群地標。
????“我院今年將爭取成立公共安全人工智能研究院,聯合優勢資源設立5G公共安全應用研究中心和AIOT創新研究中心,發起建立智慧公共安全產業與技術創新聯盟,形成聚眾智、同發展、共創新的‘集聚效應’。”南京公安研究院院長吳偉介紹。
? ? 成果轉化,研發惠及百姓日常的“黑科技”
????平安是百姓最基本的訴求,提升人民的安全感,是公安機關的使命擔當。
????每逢元宵佳節,逛秦淮、看花燈、猜燈謎,成為南京人翹首以盼的“年初盛事”。人潮涌動的夫子廟景區,為保障賞燈的良好秩序,做好安保工作至關重要。你是否注意到,近兩年在秦淮燈會安保現場亮相的一支短小精悍的智能微型消防車隊?這一抹亮色成為南京公安研究院科技創新的精彩剪影。
????盡管從外觀看上去很小巧,但這小小的車身內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據了解,這款智能微型消防車由南京公安研究院研發團隊自主設計研發,車身圖案融入梅花設計元素,多處采用大弧度曲面以迎合梅花花瓣的線條勾勒,外觀視覺效果時尚新穎,具備消防宣傳、消防巡邏、消防救援、消防信息采集四大功能。首批100臺車輛投入使用一年多,已完成5萬余家九小場所余巡查任務,查處各類隱患2萬余起,先后完成元旦、春節、秦淮燈會等重要節日的消防安保任務。
????其實,不僅是在安保領域,南京人平安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已與南京公安研究院研發的各類“黑科技”密不可分。
????隨著高鐵、地鐵、快遞業務等的快速發展,造成安檢包裹檢測任務的劇增,對安檢區域違禁品的檢出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嘀-嘀-嘀”,一陣急促的警報聲響起,安檢儀屏幕上原本的綠色標志隨之變成紅色,提醒工作人員過檢包內發現違禁品。這款由南京公安研究院研發的違禁品智能識別設備,融合了深度學習與機器視覺技術,實現了對違禁品智能標識、預警提醒,不僅準確率高,安檢效率也大幅提升。
????此外,還有智慧酒店、智慧社區、美沙酮自助服務機、無人機預警反制系統等諸多科技成果,都用實際效果詮釋了南京公安研究院“讓城市更安全 讓百姓更滿意”的初心。
? ? 支撐實戰,貢獻創新名城和平安南京的“最強大腦”
????為深入實施科技強警和“數據賦能”戰略,從單警智能警用裝備,到全覆蓋高清探頭;從自建600公里主干光纖,到3.0版本“微警務”,南京公安借助科技力量,打造一支智慧化警隊,讓各類“黑科技”變成平安的守衛者。
????“讓數據多跑路,讓老百姓少跑腿、不跑腿。”隨著互聯網全面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著眼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與公安工作融合發展,南京公安打造的“微警務”將老百姓日常“最關心、最直接、最貼心”的26項公安服務功能,搬到了“掌上”,最大限度提升南京公安“微警務”服務效能,實現公安業務的“一窗受理”。截至目前,“微警務”已經升級到3.0版,其功能模塊63項,累計為民服務超6500萬人次,日均辦理事項達8萬件。
????通過科技支撐,南京公安為民服務水平不斷優化。下一步,結合南京市公安局“十三五”重大項目研發建設,公安研究院將在科技研發上持續迭代完善,重點推進智能指揮調度、可穿戴智能終端、智能桿件系統等研發進度,拿出更多實用管用、惠警惠民的科技成果,為全國公安同行提供先進成熟的智慧警務科技產品和實戰應用解決方案。
????“公安機關作為‘平安南京’建設的主力軍,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公安研究院將緊盯實戰研發更多‘高精尖’拳頭產品,強化成果轉化,不斷提高服務公安實戰的能力水平,為高質量建設‘創新名城、美麗古都’提供堅強保障,為全國智慧公安建設貢獻南京力量。”南京公安研究院院長吳偉說。(吳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