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深厚的民族精神內涵與藝術價值。2018年教育部、國家語委印發了《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旨在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書寫、講解等文化實踐活動,引領社會大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詩詞歌賦、親近中華經典。
然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張其成調查發現,全國范圍內大多數中小學尚未開設吟誦課程,已經開展的學校中多數是將古詩詞吟誦摻雜在語文課和音樂課中,并未成為獨立的課程。文化活動中也缺少古典詩詞吟誦的環節與項目,學生古詩詞吟誦的學習呈現出業余化、碎片化的特點。此外,古詩詞吟誦尚未得到足夠重視,專業教師缺少、課程缺失、教材稀缺,制約了古典詩詞吟誦活動的推廣。
因此,張其成提出建議,應制定古典詩詞吟誦課程的相關政策,培養一批精通古典詩詞吟誦技巧與藝術的專業教師,支持中小學開設獨立的古典詩詞吟誦課程。
具體來講,張其成表示,需組織編寫適合中小學教學的全國統編或區域使用的中華古典詩詞吟誦教材;根據小、初、高不同階段設計古典詩詞吟誦的課程內容,打造一批區域內具有示范意義的“中華古典詩詞吟誦”優秀課程;將古典詩詞吟誦納入中小學相關的社會實踐和文化活動,在活動中增設古典詩詞吟誦項目,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