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百萬人口擁有診斷和治療設備的數量遠落后于國際平均水平,是導致我國腫瘤生存率低下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我國高端放射治療設備市場長期被國外品牌壟斷。”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產業化總監、研究員蔡曉紅近日接受中國城市網記者采訪時說。
近年來,蔡曉紅先后提交了20多份圍繞重離子治療設備的相關提案,為國產重離子治癌裝備從科研成果到示范應用實現零的突破,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今年,蔡曉紅又提交了《關于支持我國高端核醫療裝備產業發展的提案》。
蔡曉紅表示,我國擁有當前全球最大的核醫療設備需求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扶持自主品牌高端核醫療裝備快速健康發展對實現健康中國行動戰略目標,降低治療成本,滿足人民的健康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義。
對此,蔡曉紅建議,實施核醫療裝備國產化戰略,出臺配套支持政策,支持核醫療裝備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制訂政策鼓勵醫院優先采購國產設備,優先配發配置許可;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國產醫療設備項目,將國產核醫療設備替代比例納入醫院績效考評指標;及時更新優秀國產醫療設備目錄,支持民族自主品牌。
“同時,需要將重離子治療設備列入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建議優先在國家癌癥區域醫療中心配置國產重離子治療設備;支持醫院與有資金實力的企業以多種模式共建國產質子重離子項目;有序增加重離子治療設備配置數量,配置證先考慮人口規模500萬人以上的大中城市。”蔡曉紅表示,對國產質子重離子裝備實施“一型一證”政策,對已取得注冊證、且運行情況良好的同型號設備豁免檢測和臨床試驗,提高注冊效率,縮短設備上市周期;建議相關部委牽頭組織制訂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蔡曉紅還認為,應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國產核醫療裝備新技術研發;鼓勵科研單位、公立醫院與設備生產企業建立密切的“產學研用”合作機制,促進國產大型醫療器械的改進和技術升級,做大做強國產核醫療裝備產業;實施核醫療裝備人才培養工程,建議相關院校設立醫學物理本科專業,開設醫療技師、加速器工程師、運維執業人才培養課程;建設重離子治療設備治療師、物理師人才實訓培養基地,制定上崗執業證制度;建立相關專業博士后流動站和院士工作站。
另外,蔡曉紅稱,需要分步將重離子治療納入醫保,建議允許以常規放療報銷上限抵扣重離子治療的部分費用;優先將重離子治療具有明顯優勢的腫瘤,如胰腺癌、脊索瘤和黑色素瘤等納入醫保;在醫保資金結余較多的地區,結合當地疾病譜和重離子治療適應癥,將部分特殊病例的國產重離子治療納入當地醫保;建議首批將福建莆田、廣東廣州、湖北武漢、浙江杭州等城市納入試點范圍。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