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花絢爛、湖水清澈,夾雜著花香的微風吹來,讓人感覺十分愜意。在江西省南昌市九龍湖公園,九龍大道以西部分綠道建設的基礎施工已經完成,施工人員開始進行面層鋪設工作。這條即將建成的綠道,是南昌市諸多綠道中的一條。
自2019年以來,南昌市根據地域特征、城市特色,走出了一條規劃引領、便捷易達、四季彩化、精細養管的綠道建設新路子。截至目前,南昌市建成的綠道總量已達609.176公里,其中,城市綠道建設524.822公里,社區綠道建設84.354公里。
打通節點 方便市民出行
“除了公交車、地鐵、機動車等出行方式,城市的綠道可以滿足部分市民的步行和騎行需求。”相關負責人說。
南昌市遵循系統性、人性化、生態性、協調性、特色性、經濟性的原則,在建設綠道時主動連接城市的主要交通樞紐和換乘設施,合理設置交通站點;同時配套公共自行車換乘站點,打造“零距離”的換乘環境,實現綠道與其他交通方式的“無縫銜接”。綠道為南昌市提供了一套親近大自然的慢行系統,讓人們可以更加方便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與高質量的戶外生活。
今年,南昌市依托現有的慢行系統建設、游步道建設,將新增城市綠道長度約100公里,把沿線的城市公園、郊野公園、旅游景區、網紅打卡地、鄉間小徑串聯起來,形成綠道網絡;并通過“微整形、小調整”的方式,因地制宜打通關鍵節點,把不連續的綠道進行連通連接,方便市民步行、騎行,讓綠道更暢通、讓市民更暢快。今年年底,南昌市綠道(包括各級綠道)總長度將達700公里。
突出特色 提升建設品質
湖面風光怡人,綠道兩側碧樹如茵……坐擁湖泊秀麗風光的九龍湖公園綠道,像一條“綠玉帶”點綴著九龍湖。該綠道以生態、環保、低碳為設計理念,突出了濱湖特色。九龍大道以西部分的綠道在建成后將與已建成的湖泊南岸的綠道一起,形成環湖的綠道系統。
此外,九龍湖公園內還建有濱湖漫步道和自行車道。濱湖漫步道突出濱湖特色,可以供市民游園、散步、觀賞湖景等;自行車道則順應地形,在山巒之間“穿行”,增加市民騎行的樂趣。
綠道也是健身之道。艾溪湖森林濕地公園環湖而建,園在湖上、湖在園中,綠植密布、鳥類眾多、曲徑蜿蜒相通。
園內的艾溪湖綠道是江西省首條示范性樣板綠道,自從建成以后吸引了很多跑步愛好者和騎行愛好者。市民劉女士說:“每次我都要跑上10公里,跑完后再拉伸一下,特別舒服、暢快。我們還有個跑步交友群,自從綠道建成之后,我們經常相約在這里跑步。”
南昌市不斷加強環湖濱水綠道建設,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贛東大堤風光帶、青山湖綠道、贛江市民公園、艾溪湖森林濕地公園等濱水城市公園內部的綠道,由于依托良好的濱水生態環境,綠道的建設品質較好,兼具景觀欣賞和慢行交通雙重功能,市民的整體使用率較高。
引綠入家 出門即見綠道
“每天上班的時候路過這里都是一種享受,下班了還能在家門口的綠道上散散步,使用健身器材放松一下。”說起家門口的綠道建設,家住青云譜區洪都社區的楊女士滿足之情溢于言表。洪都社區的綠道全長約6公里,劃分了運動、生態、休閑等特色空間,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據了解,南昌市不斷推進綠道向社區延伸,將綠道建設與小區環境的整體提升相融合,根據很多市民在傍晚散步的需求,統籌考慮規劃,形成貫穿社區整體的綠道體系,力求引綠入家,讓市民出門即見綠道、出門即可休閑。
同時,在綠道建設的基礎上,南昌市還增加了驛站、公廁、健身器材、標識標牌等設施,大大改善了社區綠道的服務功能;并對社區綠道沿線的環境進行了整治,通過增加花草樹木的種植等方式,使得人居環境越來越美。建成后的綠道為市民的日常休憩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休閑健身的場所變多了,市民能更好地享受到綠道建設帶來的幸福感。
“我們希望能夠發揮南昌市綠道的特色優勢,實現社區綠道出門即達的目標,不斷提升綠道覆蓋率,爭取市民騎行5分鐘或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社區綠道。”相關負責人說。
綠道建設讓城市更加精致、更有魅力,也讓市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在推進綠道建設過程中,南昌市力圖構建以城市綠道為骨干、社區綠道為補充并涵蓋生態型、郊野型、都市型的綠道網絡體系,形成“九橫、八縱、八環”的綠道網絡系統,使其成為生態之道、旅游之道、健康之道、民生之道。一條條綠道縱橫交錯,串聯起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綠地林地、林蔭片區等綠色空間以及歷史景點、傳統村落、特色街區等人文景觀。
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綠道建設的不斷延伸和擴張,一幅出門迎綠見水、近聞四處飄香、遠望滿目皆綠的生活景象將在人們的眼前出現。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