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如何讓兒童健康、快樂成長?成立兒童議事會傾聽兒童的建議、在公共場所設置母嬰室、建設適合兒童的無障礙設施……近期,重慶市、深圳市、浙江省杭州市等紛紛出臺各種措施,促進兒童友好城市的打造,推動“以一米的高度看城市”逐漸從理念走向現實。
對兒童的善意和友好,彰顯著一座城市的溫度。
去年9月,國務院印發《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強調尊重兒童主體地位,鼓勵和支持兒童參與家庭、社會和文化生活,創造有利于兒童參與的社會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2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以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促進廣大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推動兒童事業高質量發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各地紛紛響應,讓兒童友好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念、行動、責任和事業。
推進城市公共空間適兒化改造
日前,重慶市正式印發《重慶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提出社會政策友好、公共服務友好、權利保障友好、成長空間友好、發展環境友好五方面內容,明確要建設兒童友好城市。
重慶市要求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體現兒童視角。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建立健全兒童友好城市規劃體系。探索建立兒童參與城市規劃和建設相關機制,滿足兒童友好建設需求。開展兒童代表選任制度試點,實施社區兒童領導力培養計劃,推動建立兒童社區參與長效機制。
其中,重慶市提出推進城市公共空間適兒化改造。研究制定兒童友好街區、社區、道路以及公園、公共圖書館、體育場所、醫院、學校等公共空間建設指引和標準體系,結合城市更新加強各類服務設施和場地適兒化改造,將社區兒童室內外活動場地納入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范圍。建設適合兒童的服務設施和標識標牌系統,推動建筑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或者日人流量超過一萬人的公共場所建設母嬰室、兒童廁位及洗手池、兒童休息活動區等。
出臺首個地方標準
近期,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上已走在全國前列的深圳市,發布全國首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地方標準《兒童友好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指南》,具體包含了健康、教育、文體、游戲、出行、社區與家庭等8個子體系,為兒童提供更有溫度、更加細致的服務,提升公共服務供給的精準度和城市管理的精細度。
據了解,該標準是依據深圳市六年多來在兒童優先發展和兒童友好公共服務九大領域積累的經驗做法進行的總結。除提出鼓勵新建學校為兒童拓展就近游戲空間等舉措,還特別要求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啟動應急預案時貫徹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
推出兒童友好社區試點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發布《2022年杭州兒童友好10條》,為兒童成長提供適宜的條件、環境和服務,全面助力杭州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其中,杭州市提出推進兒童友好公園建設,2022年杭州市域范圍新建公園適配盡配兒童設施,啟動建設不低于20個。同時實施錢塘江綠化帶適兒化改造,增加兒童設施點不少于5處。
此外,杭州市還提出,要推出兒童友好社區試點。推動兒童友好元素融入社區建設,積極打造兒童“游戲角落”,建設安全、趣味、活力的兒童友好社區,2022年,每個區、縣(市)建設完成2個以上兒童友好社區試點。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