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六月,我們告別了溫柔的春風,迎來了火熱的夏天。在這個收獲的季節,一場別開生面的公益講座正悄悄在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學教育集團西遞中學拉開帷幕。
6月22日下午,中國環保節水公益慈善活動安徽省組委會(以下簡稱“安徽省組委會”)的專家老師們走進西遞中學,在這里開展《中國環保節水公益宣傳活動進校園暨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公益講座活動。
六百人報告廳里,在安徽省組委會項目負責人劉灃祥的主持下,安徽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吳家寶、安徽省組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德森、西遞中學校長王林、副校長吳寶明,以及西遞中學的數百名教師、學生代表,在這里盡情享受著與“水”的“邂逅”。
王林校長代表西遞中學對專家老師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并要求同學們認真聽講、用心理解。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同學們更加了解我們國家的水情現狀,提高同學們水生態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節約意識,讓愛水、節水成為習慣、植入心中。
公益講座分為水情知識科普和第二十屆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活動解析兩個部分。
水情知識科普環節,高級工程師、安徽省水利信息化專家張歷以安徽省近年最大的水利工程“引江濟淮工程”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向同學們普及水情國情知識。
賽事內容解析環節,安徽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副秘書長張自強分別從國家戰略、賽事背景、內容及規則等方面進行詳細解析,鼓勵同學們了解水情知識、參與水情教育實踐,理解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專家老師的生動講解,在現場掀起了一陣陣熱潮,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學到了很多水情知識,也深刻認識到了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
“一直認為很普通的水情知識原來也蘊含著這么深的奧妙,尤其是看到‘引江濟淮工程’的視頻,真的非常震撼,以后我會用實際行動做好節水、護水、愛水,為保護水生態環境貢獻一份力量。”來自七年級的王同學談及感受時興奮地說道。
安徽省組委會授牌西遞中學為“中國環保節水公益慈善活動示范基地”,為更好地開展國情水情學生教育搭建平臺。
“希望同學們積極參與、認真準備,能以這次講座和比賽為契機,了解水情知識,用好水情知識,成為水資源保護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范者,為將來建設美麗西遞、美麗安徽、美麗中國做好知識積累。”講座結束后,吳寶明副校長對同學們提出殷切希望。
活動在陣陣掌聲中落下帷幕。活動結束后,近百名學生爭先恐后、踴躍報名參加比賽。
據了解,后期安徽省組委會還將組織實踐調查公益活動,帶領參賽選手開展水情實踐調查,輔導他們更好地參加比賽。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第二十屆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活動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與水利部宣傳教育中心聯合舉辦,且已納入教育部2021-2022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該賽事是貫徹《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21-2035年)》,落實國務院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國家節水行動方案》相關要求的有力舉措,旨在培養青少年水生態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節約意識,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引導青少年積極參與水生態環境保護和國家節水行動。目前,活動正面向7-20周歲的在校中小學生進行參賽作品征集中。安徽省組委會辦公室設立于安徽省民族管弦樂學會辦公室。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