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体育生自慰xxx,宝贝腿往外打开一点就不疼了,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护士洗澡被狂躁a片在线观看

您的位置:首頁 > 城市環保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公布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第一批)

2022年06月24日 15:45:02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022年以來,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繼續聯合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開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各地區充分利用網格巡查、無人機航拍、群眾舉報等方式,加強違法線索分析,加大部門聯動協作,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目前,全省共辦理危險廢物環境違法案件37起,其中查封扣押10起,涉嫌刑事犯罪13起,有力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為進一步規范案件辦理,強化震懾警示,提升執法效能,省生態環境廳組織整理了第一批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件,并對龍巖市新羅生態環境局、寧德市蕉城生態環境局、漳州市龍文生態環境局、南平市邵武生態環境局、泉州市生態環境局在案件辦理中的突出表現予以表揚。現將2022年第一批5起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典型案例一:龍巖市新羅區白沙鎮營岐村等電子垃圾焚燒點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污染環境案

【案情簡介】

2022年1月25日,接到新羅區白沙鎮網格員反映營岐村附近有焚燒塑料異味的線索后,龍巖市新羅生態環境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前往調查。通過無人機巡查,執法人員在該村洋角坑山上發現一可疑竹棚,占地約500平方米。現場勘查發現,竹棚內殘留部分焚燒后的廢電容器半成品、少量未焚燒的原料及生產工具(鐵質擋板61塊、石墨坩堝6個、模具20余個、耐火磚100余塊、風扇8臺)。從現場痕跡判斷,該焚燒點應為最近數天內由其他地點轉移至此。為精準展開調查,新羅生態環境局會同區公安、檢察院、法院、鎮政府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成立專案組,分析研判案情,明確調查方向。通過調閱新羅區綜治辦的大聯勤指揮中心視頻監控信息,執法人員初步鎖定嫌疑車輛和嫌疑人員,并根據嫌疑車輛行動軌跡,在蘇坂鎮黃地村大坂洋、白沙鎮產坑村貍崖山茶廠各發現一處廢電容器非法焚燒點,現場有廢電容器正在露天焚燒,均未配套污染防治設施、未辦理相關環保手續。經進一步詳細調查,以上三處焚燒點均由同批人員搭建。

2022年2月至3月,新羅生態環境局委托省級危險廢物類環保專家對三處焚燒點固體廢物進行認定,均認定為廢棄電容器,危險廢物代碼為900-045-49。經稱重,新羅區蘇坂鎮黃地村大坂洋焚燒點(含白沙鎮營岐村洋角坑)非法處置危險廢物94.79噸,新羅區白沙鎮產坑村貍崖山茶廠焚燒點非法處置危險廢物11.34噸。

多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執法人員調取視頻監控信息

多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執法人員調取視頻監控信息

【查處情況】

新羅區蘇坂鎮黃地村大坂洋等三處焚燒點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的行為涉嫌違反了《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6〕29號)第一條第(二)項的規定,的規定,涉嫌環境污染犯罪。3月8日,新羅生態環境局依法將案件移送屬地公安機關查辦。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案件啟示】

1.綜合分析,深挖擴線。本案中,執法人員根據行業特征,結合執法經驗,詳細勘查現場,依據現場痕跡,深挖案件線索,借助無人機排查、視頻監控檢查、網格員巡查等手段,開展全面摸排,發現更多隱蔽的違法犯罪現場,鎖定犯罪嫌疑人,有力震懾環境違法行為。

2.深化協作,高效辦案。新羅生態環境局充分發揮“兩法銜接”機制作用,公、檢、環等部門組成專案組,及時召開案情分析會,加大案情通報、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充分利用新羅區大聯勤指揮中心視頻監控信息,線上線下調查同時跟進,精準查找犯罪線索,高效推動案件調查取證,提高偵辦效率。

典型案例二:寧德市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涉嫌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污染環境案

【案情簡介】

2022年3月10日17時,寧德市、蕉城區兩級生態環境執法人員聯合巡查發現,寧德市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周邊有明顯黑色油污殘留痕跡,疑似廢礦物油。聯合巡查組立即對該公司生產車間及廠區周邊開展勘查:該公司生產車間內設有一廢油收集池,池內廢油可通過池中的潛水泵抽至廠區南側菜地排放,菜地內有大量黑色油狀污泥。

經查,該公司未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從事廢品回收及廢礦物油加工處置,處置廢礦物油數量較大,涉嫌環境污染犯罪,蕉城局隨即商請公安機關介入共同展開調查。3月11日,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對該公司南側菜地、集油池內的含油廢物依法過磅稱重并先行登記保存,含油廢物重量為13.66噸。為避免二次污染,執法人員將涉案含油廢物轉移暫存至規范危廢貯存間。

收集菜地、集油池內的含油廢物,開展土壤監測

收集菜地、集油池內的含油廢物,開展土壤監測

【查處情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6〕29號)第一條第二項、第六條第一款和第十六條規定,寧德市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的上述環境違法行為涉嫌污染環境罪。3月17日,蕉城局依法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并啟動相關生態損害賠償程序。

【案件啟示】

1.啟動損害賠償,推進“損害擔責”。生態環境執法人員根據初步調查結果研判,該違法行為符合生態損害賠償情形,立即啟動相關信息調查取證工作,聯合公安機關、檢察院共同確定賠償程序和要點,并向涉案當事人悉心宣講生態損害賠償有關制度、方針和政策,引導當事人積極履行賠償責任,切實保障生態損害賠償工作有序進行。

2.深化部門聯動,凝聚執法合力。本案查辦過程中,生態環境部門和公安機關緊密聯動,生態環境部門依托專業能力對違法行為充分取證、有效鎖定證據,公安機關第一時間介入調查保護現場,部門間通力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開展案件調查工作,有力保障案件的順利偵辦。

典型案例三:漳州市龍文區村民張某某涉嫌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污染環境案

【案情簡介】

2021年12月20日,根據四級環境網格員提供的線索,漳州市龍文區生態環境局在景山街道漳濱村一彩鋼板工棚內查獲一起涉嫌跨省傾倒鋁灰違法犯罪行為。經查,2021年11月,龍文區張某某從廣東運輸鋁灰至漳濱村并堆放于該彩鋼板工棚內,總重約1700噸。經司法鑒定為鋁灰,屬于危險廢物(廢物代碼為321-024-48和321-026-48)。

為保護現場和防止產生二次污染,龍文局現場立即對該彩鋼板工棚大門上鎖,要求屬地政府指定專人管理,對填埋鋁灰的空地搭建防雨棚進行防護,四周建設應急排水溝,在場地四周設置警戒線,安裝監控攝像頭。

【查處情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張某某非法處置危險廢物超過3噸以上,涉嫌污染環境罪。

2022年3月9日,龍文局依法將該案件移送至屬地公安機關立案查處。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龍文局正按要求組織危廢應急處置和生態環境修復的后續相關工作。

多部門聯合會商,危廢應急處置監控視頻

多部門聯合會商,危廢應急處置監控視頻

【案件啟示】

強化管控措施。大量堆放的鋁灰具有反應性、易燃性等危害特性,遇水釋放易燃性氣體,有的還具有浸出毒性,環境風險較高。本案中,為避免危險廢物造成二次污染和環境危害,龍文局會同鄉鎮政府履行屬地監管責任,采取查封、搭建防雨棚、安裝視頻監控、人員巡查等應急措施,達到有效管控。

典型案例四:邵武市水北鎮一都村非法開采稀土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

【案情簡介】

2022年3月上旬,南平市邵武生態環境局接水北鎮環保站舉報反映水北鎮一都村發現無證開采稀土。邵武局執法人員會同環境監測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核查,發現該非法稀土開采點未辦理相關環保手續,無污染防治措施;僅剩發電機操作工賴某被屬地派出所控制,其他開采人員均已逃離現場。經進一步勘查,該非法開采點以當地合作社果木種植基地作為生產點,偽裝成安裝果木種植噴灑設施,實則向山體鉆洞,灌入大量草酸,使用草酸對稀土進行反應,產生酸性溶液并匯入反應沉淀池,溶液反應沉淀池內上層呈酸性廢水經直徑約10cm的PVC管道未經處理排入外環境。執法人員在該稀土開采點山體出水口、第一沉淀池等11個點位采集水樣。采樣監測報告(邵環站監字〔2022〕第40號)顯示,該稀土開采點第四沉淀池B池(上層廢水直接排入外環境)水樣pH為2.0。根據《危險廢物鑒別標準腐蝕性鑒別》(GB5081.1-2007):“制備的浸出液,PH≥12.5,或者PH≤2.0,屬于危險廢物。”

非法稀土開采現場及監測人員采樣取證

法稀土開采現場及監測人員采樣取證

【查處情況】

2022年3月上旬,南平市邵武生態環境局對該非法稀土開采點的環境違法行為立案調查,該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第一條第(五)項、第十五條第(一)項的有關規定,涉嫌環境污染犯罪。2022年4月,邵武生態環境局依法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案件啟示】

積極發揮網格員監管作用。在執法力量不能及時延伸的偏遠鄉鎮,發揮基層網格員的監管作用尤為重要。本案中,充分發揮基層環保網格員監管“千里眼”和“順風耳”的作用,讓環境監管工作變得更加“耳聰目明”,有效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典型案例五:泉州市某物流公司涉嫌非法傾倒危險廢物環境違法案

【案情簡介】

2021年5月,環保網格員報告,在泉州市石獅市祥芝鎮山林荒地巡查時發現兩處荒地有大量黑色噸桶及粘稠液體。泉州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立即會同石獅生態環境局前往現場調查處置。

執法人員采用無人機進行航拍,各傾倒點可見數十個黑色噸桶傾倒,伴隨黑色粘稠液體不斷滲出,可聞及刺鼻氣味;經核查,兩處荒地共計傾倒IBC噸桶42個,估算地面污染面積約730平方米。為快速鎖定違法證據,石獅局第一時間函告公安機關提前介入,調取相關時間段上述兩個地段可疑車輛監控,逐步核實車主、歸屬公司信息,通過溯源鎖定嫌疑車輛,查實產廢、傾廢單位信息。

經進一步調查,石獅市某物流有限公司將其維修保養車輛產生的廢潤滑油委托給為該公司做土地平整工程的吳某處置,吳某又將該批廢潤滑油委托徐某代為處置。該公司車隊隊長王某開叉車協助徐某將該批廢潤滑油裝到農用車后,徐某分批傾倒于兩處山林荒地。經第三方鑒定機構對兩個傾倒點的傾倒物進行取樣檢測,確定傾倒物屬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所列代碼“900-214-08”的危險廢物。2021年6月,石獅局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傾倒現場進行清理過磅,規范處置傾倒物14.74噸、沾染廢油的土壤22.8噸。9月,執法人員復查時,受污染區域已基本修復完成。

危廢傾倒區域及土壤修復情況

危廢傾倒區域及土壤修復情況

【查處情況】

石獅市某物流有限公司非法傾倒危險廢物三噸以上,涉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項的規定,依據《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2021年6月1日,石獅生態環境局將案件移交屬地公安機關立案偵辦。目前,該案件已移送至屬地人民檢察院審查。

【案件啟示】

1.協同作戰,加快案件辦理流程。市、縣生態環境部門協同作戰,與公安機關緊密配合。生態環境部門先行固定證據,并采用無人機配合公安部門超級眼實現“天偵地查”,加快案件偵破進程。

2.規范處置,防止污染繼續擴散。為減少污染物進一步擴散,生態環境部門立即委托第三方公司對事發現場進行清理,污染物過磅稱重后規范暫存于當地某環保科技公司的危險廢物倉庫,后續由違法單位交有資質的公司按照要求規范處置。通過生態環境部門先行清理暫存污染物,有效防止污染進一步擴散,保障環境安全。(圖文由福建省生態環境廳提供)

責任編輯:龔碩
  • 危險廢物
  • 生態環境
  • 法律
  • 環境污染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 環境保護
  • 法制
  • 環境
歡迎關注中國城市報微信號
分享到: 

關于我們

城市服務

報社業務


網站備案號:京ICP備15005404號-4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9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90005 舉報郵箱: 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郵編 100733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树市| 巴彦淖尔市| 惠安县| 松滋市| 成武县| 梧州市| 奈曼旗| 霍邱县| 济宁市| 宁海县| 芜湖市| 襄汾县| 巩留县| 乐昌市| 新邵县| 浠水县| 东兰县| 德化县| 花莲市| 皋兰县| 潮安县| 迁安市| 罗甸县| 凤凰县| 突泉县| 台东市| 鄂州市| 崇礼县| 中宁县| 惠东县| 海淀区| 高州市| 鄂温| 常州市| 天水市| 施秉县| 界首市| 大英县| 甘南县| 新津县|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