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委、市政府日前印發的《昭通市生態保護修復排頭兵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把落實保護優先、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補齊生態環境短板、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作為重點任務,將良好生態環境打造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面爭當全省生態保護修復排頭兵。
據了解,昭通生態地位特殊,是長江上游最后一道生態保護線,是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和云南省“三屏兩帶”生態安全格局重要組成,生態保護責任重大。昭通生態地位特殊與生態環境脆弱并存,發展不足與保護不夠并存,水土流失、石漠化嚴重,森林覆蓋率低,生態欠賬多,是長江上游生態保護修復任務最重的地區之一,強化生態保護修復,對維護區域乃至長江中下游地區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確立了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服務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創建、推進昭通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爭當生態保護修復排頭兵、重點打造保護修復亮點示范五大戰略定位。提出了未來一段時期全市生態保護修復基本思路、目標和指標及主要任務。
《規劃》明確,2025年,生態保護修復排頭兵建設初見成效。2035年,生態保護修復排頭兵基本建成。生態環境質量穩中有升,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明顯增強,生態安全進一步穩固,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綠色發展水平全省一流,美麗昭通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金沙江(昭通段)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生態廊道,繪就高峽出平湖的美麗畫卷。
《規劃》設置了鞏固優勢、補齊短板、打造亮點三大類別共28項具體指標。
在鞏固質量優勢上,突出重點區域和重點問題,抓好污染減排和源頭防控,深入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嚴控環境風險。
在補齊生態短板上,重點推進生態保護四大工程(全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全力推進天然林保護工程、全力推進重點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全力推進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工程);開展生態修復五大攻堅(開展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攻堅、開展礦山綜合整治攻堅、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開展國土綠化攻堅、開展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攻堅)。
在打造亮點示范上,著力打造赤水河全流域保護治理樣板,建設金沙江綠色水電能源示范基地,樹立烏蒙山生物多樣性保護標桿。
打造赤水河全流域保護治理樣板著力抓好實施全面禁漁行動、實施“兩污”治理行動、實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行動、實施流域生態修復行動、實施綠色產業發展行動、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創新赤水河流域綜合管理七項重點工作。
著眼助力跨越式發展,《規劃》明確了打好綠色“三張牌”,嚴格生態環境空間管控,提升生態監管服務,深化示范創建與生態補償,培育新型生態產業五個方面具體任務。
《規劃》系統謀劃了涵蓋三大保衛戰、四大生態保護、五大修復攻堅、六大治理行動及保護能力建設等五大類285個重點支撐項目,概算總投資855.04億元。
《規劃》對實施監督考核提出明確要求,市生態環境部門圍繞生態保護修復目標指標、重點任務、重點項目適時進行調度,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適時對規劃落實情況進行督查,督促各縣(市、區)、各部門落實規劃任務。2025年和2035年,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階段評估考核。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