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中國建設報社主辦的2023世界城市日重要官方配套活動——第四屆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辦。本次論壇圍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心工作,以“可持續的住房與社區”為主題,邀約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同研判城市建設的創新理念,宣傳推介優秀實踐,讓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下為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局長王楨的主旨演講。
在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舉辦期間,作為世界城市日的系列活動之一,今年在上海舉辦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論壇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和上海特色。9年前,世界城市日全球主會場活動就是從上海出發,走向世界。
世界城市日是我國政府在聯合國推動設立的首個國際日,也是上海世博會的寶貴精神遺產。多年來,世界城市日已成為全球各大城市間互學互鑒、合作共贏的重要文化盛事。以此為平臺,各國城市共享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經驗。
安居是人民幸福的基點。當前,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的要求,要以努力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為目標,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創造高品質生活空間。要深化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完善住房功能,提升居住品質。要研究建立房屋體檢、養老、保險制度,健全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長效機制。要抓好“樓道革命”“環境革命”“管理革命”,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要以群眾關切的“一老一小”設施建設為重點,推動完整社區建設,讓社區成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幸福家園。
城市是人民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安居、宜居放在首位。聚焦城市可持續發展和人類共同面臨的城市宜居問題,上海認真學習借鑒各國城市和兄弟省市的先進經驗做法,充分汲取專家學者的智慧,不斷完善超大城市住房制度體系,不斷改善市民群眾的居住條件。
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者,上海積極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加快推進落實國家新時代建設領域的三大工程。堅持租購并舉、增存并進、建管并重,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完善以保障性租賃住房、保障性住房為重點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推動城中村、零星舊改、舊住房成套改造,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積極實施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以強化基層治理為重點,打造以美麗家園建設為目標的民生物業,以綜合治理能力提升為依托的韌性物業,以數字賦能為支撐的智慧物業,讓住宅小區更宜居、更智慧、更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