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2002年至今,我國已經公布11批名單,共有145城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這些城市以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為契機,全面加強城市節水工作,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城市節水經驗模式。
為進一步發揮國家節水型城市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城市綠色發展,自2022年以來,新華網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發起以“城市節水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全國節水城市采訪活動,通過大走訪、深調研,對部分城市節水做法、節水成效進行了融媒體報道。
本期城市節水走訪活動走進國家節水型城市之一的青島市,采訪了青島市水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旭東,伴隨著2023年城市節水大走訪青島收官之旅的完成,這一系列城市節水活動也將畫上圓滿的句號。
新華網北京12月28日(記者 高方圓)水是生命之源,不僅是工業農業發展的生產要素,更是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的生命線。在城市治理中,城市節水占據重要的一環,是推進城市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近日,青島市水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旭東接受新華網采訪時介紹 ,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節水型城市,青島一直以來堅持節水優先,深入推進節水型城市的建設,構建了行政指導、經濟制約、法律規范、科技挖潛、宣傳引導相結合的一整套節水管理機制,也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持續推進國家節水型城市建設。
青島市水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張旭東
堅持“節水優先”構建一整套節水管理機制
近年來,青島市認真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認真落實國家節水行動,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深化鞏固創建成果,積極推進水資源綠色可持續利用,助力打造青島“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
青島堅持“節水優先”,深入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構建了行政指導、經濟制約、法律規范、科技挖潛、宣傳引導相結合的一整套節水管理機制。
“全市連續7年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節水行動;在全國較早實施居民用水階梯水價、非居民用水超定額加價制度;制定實施了《青島市節水條例》《再生水管理辦法》等地方法規;推進工業用水重復利用、海水直接利用和再生水資源化利用,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污水資源化利用率超過50%,年海水直接利用量超過12億立方米。”張旭東介紹。
持續抓好節水載體創建 將節水落實到生產生活全環節
青島市在2002年創建成為國家級節水型城市后,積極組織縣級市全面開展了節水型城市創建和節水型載體建設活動,平度市、膠州市、萊西市先后獲得山東省節水型城市榮譽稱號,青島節水型城市覆蓋率達100%。
持續抓好節水載體創建,321家企業(單位),68個居民小區,被命名為省級節水型載體,節水型企業覆蓋率達22.7%,節水型單位覆蓋率達16.52%,節水型居民小區覆蓋率達10.21%。
他介紹:“青島市萬元GDP用水量已降至8.03立方米,僅為全國的16%;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5.49立方米,僅為全國的22%。居民每天人均生活用水量只有121升,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城市管網漏損率6.42%,遠低于國家漏損率控制目標,我們將節水行動認真落實到生產生活各個環節。”
做好節水制度化、科技化、全民化 推進國家節水型城市建設更上層樓
展望未來,青島將全面建設成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青島都市圈,規劃到2035年,常駐人口規模達到1290萬人,人均生產總值較2020年翻一番。
在談及未來的城市節水規劃時,他介紹,青島將深入貫徹“節水優先”,持續推進國家節水型城市建設上水平,重點抓好三項工作。
一是節水制度化;圍繞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完善城市供水、排水、節水、再生水利用等地方法規,健全節水激勵、耗水制約、全民守規、嚴格執法機制。
二是節水科技化;重點建設覆蓋全域的節水管理信息平臺、覆蓋城鄉的遠傳水表智能網絡和分區計量網格、重點功能區工業循環用水體系、環灣沿河再生水補給體系,提高節水新技術應用和數字化水平。
三是節水全民化;全域機關、高校、小區、重點旅游景區創建節水型單位。企業和社區全面推廣節水器具。國情水情教育和節水知識宣傳實現常態化和全覆蓋。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