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各行各業形成新質生產力,是當下的“牛鼻子”工程。醫療健康是我國大力支持人工智能應用落地的四大產業之一,近年來得到迅速發展。
“但從整體上看技術研發仍處在跟跑階段。當前,我國醫療健康人工智能大模型如何規劃布局,快速構建高質量創新發展新格局,已經成為一項緊迫重要的任務。”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馬秀珍介紹,從推動情況來看,醫療健康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面臨的挑戰主要有:醫療健康領域的特殊性導致訓練數據相對有限;行業內標準和規范尚未完全確立,智能化應用不足;算力資源持續供不應求,成本過高,大量中小企業仍需要外部算力支撐。寧夏作為全國首個“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和全國“東數西算”唯一的雙中心省區,在數據、算力、場景等方面具備培育國內一流醫療健康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基本條件。
馬秀珍建議,在寧夏建設醫療健康人工智能大模型基地,打造開放共享的醫療健康垂域大模型基座。要借助數據資源,打造大模型生態。借助國家衛健委及相關事業單位、研究機構的數據優勢,建立統一的數據治理體系,加快數據合法合規開發利用,形成有價值的數據,為醫療健康大模型基地提供多樣化、高質量的訓練數據。同時,引入專家資源,推動醫工融合。協調國家重點醫療機構、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主管部門等共同支持、緊密協作,依托國家衛生健康大數據研究院及寧夏人工智能學院,打造前沿的醫算—醫療交叉團隊,為醫療健康行業大模型基地提供智力和專家支持,共同推動大模型關鍵技術攻關。
另外,馬秀珍表示,要探索應用場景,解決醫改痛點堵點。建立醫療健康專業大模型庫,在新藥研發、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養護理等領域建設一批創新場景,打造未來的數字醫院和數字醫生,賦能數字健康產業各鏈條,助力解決醫防融合、健康管理、人口老齡化、醫保監管、醫療資源配比不足等問題。并且,要強化規范和標準制定,構建評價體系。以寧夏作為試點,支持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與寧夏醫療健康大數據研究院共同開展醫學人工智能評估標準、質量控制、評估方法和流程規范的研究與應用。組織制定醫學人工智能應用的行業和地方標準,推動醫學人工智能應用標準化規范化。對醫療健康大模型性能以及倫理、網絡安全等潛在風險進行評估,優化相關產品及服務,更好滿足產業發展需要。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