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層衛生健康治理能力,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進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基層是醫療衛生事業的“網底”,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問題的解決和健康意識的培養。
“基層還存在醫療資源配置有待完善、醫療人才隊伍力量薄弱和醫療服務能力仍有短板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寧夏醫療保障局局長楊淑麗建議要強化基層醫療資源合理配置。努力構建城市居民步行15分鐘衛生服務圈,強化服務功能,筑牢城市衛生“網底”。進一步完善專家下基層機制,用好“凡晉必下”政策,將上級醫院“派單”與基層醫療機構“點單”相結合,實行“訂單式”派駐,提高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效率。大力推進門診慢特病用藥下沉基層使用,將基層藥品目錄與遠程會診、專家下基層相結合,經遠程診療或下基層的醫師診斷后可使用上級醫療機構藥品目錄并按規定予以報銷,擴大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用藥范圍,減輕群眾購藥奔波和醫療負擔。
同時,要發展壯大基層醫療人才隊伍。對基層引進高層次人才給予必要補助,增加全科、公衛、婦兒、精神、康復、外科等急需緊缺人才供給。給予鄉村醫療機構一定的招錄自主權,壯大特崗全科醫生隊伍力量,適度擴大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規模。精簡非醫療技術人員,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做好“待遇留人”文章,逐步縮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當地縣(區)級公立醫院績效工資水平差距,探索對全科醫生予以補貼,使其與當地縣級公立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工資水平相銜接。
并且,要推進基層衛生健康內涵建設。健全區域性急診急救和診療服務體系,提升鄉鎮衛生院防病治病、急診急救、健康管理以及外科服務能力水平;完善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規劃建設、人員管理、財務監管、藥械管理、業務管理、績效考核“六統一”管理,健全完善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制度,逐步實現村衛生室建設標準化、服務規范化、運行信息化。加快制定完善鄉村醫生準入退出、身份定位、收入待遇、培養培訓等支持政策,強化管理指導,規范執業行為,持續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