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網北京1月7日電(記者葉中華)1月7日,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下稱《指引》)明確,要對各地區、各部門加快融入和主動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出方向性、框架性指導和階段性工作要求。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制改革綜合司司長王善成作發布。葉中華攝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制改革綜合司司長王善成闡述道,具體來看,《指引》從要求做的、禁止做的、鼓勵做的三個維度提出具體要求和目標。
要求做的屬于“規定動作”,是對各地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共同要求。比如,針對交通設施仍存在部分斷點卡點的問題,提出“各地區要以打通斷頭路、基本消除國家公路網省際瓶頸路段以及基本打通跨省航道主要瓶頸和礙航節點為重點,加大協同力度,破除區域間交通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又如,針對各地監管標準不統一的問題,要求“各地區要結合實際完善整合省域內‘互聯網+監管’系統、‘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系統等,厘清市場監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綜合執法部門責任鏈條,進一步統一不同監管部門之間的數據采集標準、格式、字段”;再如,針對各地政務服務標準不統一的問題,明確“各地區要制定并動態更新本級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清單,統一政務服務事項的名稱、申請材料、受理條件等內容,并根據清單內容制定審批標準,編制標準化的辦事指南”等。
禁止做的屬于“底線紅線”,如果觸碰了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指引》中強調若干“不得”,明確了違規設置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條件、妨礙經營主體依法平等準入和退出、影響公平公正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等方面的禁止性規定,相關問題線索一經核實就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還會通報、約談有關負責人。
鼓勵做的屬于“自選動作”,引導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各地資源稟賦不同,在統一大市場建設中不可能做到齊步走,基礎條件好、市場化程度高的區域可以先行一步,對標更高標準加快推進本地區以及跨區域的統一市場建設。比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推動加強重點領域制度規則和重大政策溝通協調,加大區域合作成本共擔和利益共享探索力度”;又如,“鼓勵各地區進一步暢通異地、異店退換貨通道,引導全國布局的品牌連鎖實體店、廠商直營實體店、大型連鎖商場超市探索實行省域內異地異店退換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