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網上海1月10日電(記者王迪)1月10日,2025“工賦上海”創新大會在上海開幕。
大會在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下和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的支持下,由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協會主辦,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戰略合作支持,以“智匯生態 托舉未來 共筑工業智能新高地”為核心主題,以1場主論壇、2場重點技術論壇、4場行業論壇、2場系列活動、6條工業數智化場景探寶為整體框架,政府領導、行業專家、智庫領袖和企業家通過開放共享、智匯鏈接,不斷提升上海工業數字化、智能化的生態能級。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主任張英為活動致辭,她表示,今年是“工賦上海”品牌創立的五周年,五年來,上海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持續擴大,鏈主平臺加快培育,工賦生態優化完善,已成為“上海制造”的一張閃亮名片。面向未來,上海將按照國家戰略部署,聚焦高端制造業,主動擁抱人工智能發展浪潮,促進工業互聯網和大模型、5G等深度融合,加快攻關關鍵核心技術,聚焦場景引領行業智能轉型,建立開放協同的創新發展生態,著力打造工業智能新高地。
會上,首批10家上海市“工賦鏈主”企業正式授牌。上海外高橋造船、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致景信息科技等10家企業經過培育,發揮“工賦鏈主”帶動作用,引領賦能重點產業數智化轉型。
第二批上海市“AI+(聯合)創新工作室”正式授牌,新一批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正式啟動。
同期,2024年度上海市工業互聯網標桿平臺正式發布。“飛梭智紡"“寶聯登xIn3Plat”“星云智匯”等10個標桿工業互聯網平臺持續強化能力建設,引領完善賦能體系,推動數字化服務普及,促進制造業模式變革。現場,中國聯通、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發布共同打造的工業5G蜂窩技術路線圖。
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大數據中心主任錢衛東對記者表示,希望通過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為鋼鐵行業賦能,同時優化平臺建設,拓展更多應用場景。“未來我們將重點關注軌道交通、港口物流、礦山資源管理等眾多領域,發揮寶信優勢賦能行業數智化轉型。”他說。
滬東中華副總工程師兼技術中心副主任、工藝技術研究所所長習猛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公司自主研發的硬件產品與工業軟件。“我們在船舶行業數智化轉型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研發出諸多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推動傳統行業提質增效。”他說。
《工業垂類大模型實施指南》團體標準正式發布。該標準由上海庫帕思科技、中國信通院上海工創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協會等單位共同編制。《實施指南》面向工業垂類大模型的應用架構、能力要求以及其在工業制造流程中的賦能作用,提出系列實施原則和框架,為制造業企業工業垂類大模型應用提供標準指引。